打开APP

Nature Methods 癌症治疗翻盘:长读长测序揭开73%漏诊的致命靶点

新加坡团队开发的nanoseq分析流程,结合机器学习,能实时解析百万级长读长数据。在测试中,该系统对复杂剪切事件的识别准确率高达99.3%,比传统方法快17倍。

2025-03-19

医学院研发口服药物,治疗白血病

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研究团队已成功将研发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

2025-02-14

左小磊团队获第四届上海交通大学“十科技进展”奖

该研究的研究思路为化学、纳米技术、生物医学的交叉研究提供了模式参考、为临床医学、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新技术。

2025-01-27

iPSC干细胞替代角膜移植,治疗泡性角膜病变

这项研究证明了使用 iPSC 来源细胞替代大泡性角膜病变供体移植的可行性,同时也为细胞制品的基因突变风险管理提供了思路。

2025-01-26

Nature Methods:GPT-4领衔,语言模型(LLMs)推动基因功能探索新高度

研究发现,LLMs不仅能够提供与现有数据库一致的基因功能描述,还在某些情况下提出了更广泛且合理的生物学解释。

2024-12-13

王光宇团队开发用于辅助疾病诊断的通用语言模型——MedFound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疾病诊断辅助的通用大语言模型——MedFound。

2025-01-12

华人学者发现人类与小鼠PD-1的巨大差异:源起恐龙灭绝事件

PD-1 的发现,彻底改变了肿瘤学领域,研究人员开发了单克隆抗体来阻断 PD-1,从而释放人体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

2025-01-10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David Baker创立的AI制药公司,种子轮即获10亿美元融资

该研究团队从头设计了一类新型蛋白质——EndoTag,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人工设计蛋白的溶酶体靶向降解嵌合体——pLYTAC,能够在活细胞中靶向降解大量疾病相关分子靶点。

2024-10-11

严青然团队全球首次揭示硬皮病相关肺病四免疫抑制剂疗效对比

该研究基于欧洲硬皮病试验与研究数据库(EUSTAR),首次系统性比较了托珠单抗、利妥昔单抗、吗替麦考酚酯和环磷酰胺四种免疫抑制剂在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SSc-ILD)患者中的疗效。

2025-02-17

西湖大学郭天南:颠覆传统实验,推动AI虚拟细胞的三数据支柱与闭环学习

该文章提出,人工智能虚拟细胞(AIVC)的演进和发展依赖于三个关键的数据支柱——先验知识、静态架构和动态状态。

202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