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成功解码致命大肠杆菌菌株
近日,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者们成功破译了2011年德国爆发的致死性大肠杆菌的菌株。致死性的大肠杆菌的爆发导致54人死亡以及3800个人患病,目前研究者已经成功地破解了该致病菌株,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PLoS One上。
Science:病毒感染大肠杆菌时的详细结构变化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首次观察到了一种病毒感染大肠杆菌时的详细结构变化。研究发现发布在1月10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为了感染细胞,病毒必须首先找到适合的细胞,然后再将其遗传物质射入到宿主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生物学教授Ian Molineux及同事,在一种叫做T7的病毒中观察了这一机械样过程,并将之显像。
Environ Microbiol:哺乳动物胃肠道大肠杆菌可栖息于植物表面的分子机制
2012年11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英国食品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为何哺乳动物胃肠道的大肠杆菌菌株可以更好地适应植物,并且栖息于植物表面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上。 大肠杆菌通常生存于温暖、湿润以及富含营养的环境中,比如人类的胃肠道中。
Cell:志贺氏痢疾杆菌和肠致病大肠杆菌抗感染机制
2012年8月31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邵峰博士实验室在Cell杂志上发表题为Structurally Distinct Bacterial TBC-like GAPs Link Arf GTPase to Rab1 Inactivation to Counteract Host Defenses的文章。
AAC:揭示绿脓杆菌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谱
2012年10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上刊登了一篇题为“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olymyxin B resistom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研究报告,在研究报告中...
PNAS:详细绘制出大肠杆菌DNA突变过程图谱
2012年9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生物学家和信息学家绘制出一个有机体中迄今为止最为广泛的突变过程图谱之一,这有助于揭示出新的关于突变分子性质方面的进化信息和这些可遗传变化是如何快速发生的。
PNAS:外排泵相关蛋白或影响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2012年10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贝塞斯达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及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大肠杆菌外排泵AcrB相关的小分子蛋白可以影响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美研究出能将海藻糖转为乙醇的大肠杆菌
美国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制造出一种大肠杆菌,它能将某种海藻中的主要糖分转化为乙醇。这一成果有望使海藻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 美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科学》杂志封面文章中介绍了这一发现。他们指出,由于海藻含糖量高,而且不会与粮食作物争抢土地或淡水,近年来一些研究者正加紧研究如何利用其制造生物能源。不过,由于海藻中的主要多糖化合物不易被微生物代谢,其应用受到限制。
NRR:黄芩苷可有效抑制硫酸粘杆菌素的神经毒性
从干燥的黄芩根中提取的黄芩苷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等的药理作用,研究显示其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神经元损伤也有保护作用,但硫酸粘杆菌素作为一种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神经毒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