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大气氧逃逸是地磁倒转-生物大灭绝
地球是一个从内部(地核)到空间(磁层)多圈层耦合的复杂系统。该系统的中间环节,即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紧密相关的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等圈层,不仅被内部的动力学过程控制,还受到空间的各种物理过程的影响。地质记录数据展示出的各种演化行为和重大事件的驱动因素,往往是起源于内部、耦合于空间、并牵涉到物质与能量的转换和转移的各种过程的叠加。
环保部投3.54亿监测污染物 制药板块是重点
中国“碳卫星”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反演算法取得进展
中国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碳卫星,TanSat)是依托于“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示范”重大项目和中国科学院 “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 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由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是继2009年日本GOSAT卫星、2014年美国OCO-2卫星后世界第三颗温室气体监测卫星,计划于2015年发射。
Lancet:空气污染致心衰住院和死亡增多
英国一项系统综述表明,空气污染可增加心衰所致住院和死亡,减轻污染则可预防心衰住院并节省大量医疗保健费用。论文7月9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Lancet)。 研究者对来自于12个国家的35项研究进行了分析,并评估了包括心衰在内的空气污染健康影响。
Arch.Inten.Med:空气污染可损害认知 增加卒中风险
2月13日,《内科学文献》(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在线发表的两篇研究论文显示,即使空气污染程度降至安全范围之内,短期暴露仍可能显著增加急性缺血性卒中风险,长期暴露则可能使认知功能加速下降。 既往探讨直径小于2.5 μm颗粒物(PM2.5)空气污染对缺血性卒中风险影响的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结论,而且未能明确这些卒中的病因。
Nat Geosci:森林产生的甲酸加重酸雨污染
日前,最新一期杂志Nature Geoscience刊登了法国和比利时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Satellite evidence for a large source of formic acid from boreal and tropical forests",研究人员发现北方森林和热带森林会产生大量甲酸,从而降低这些地区降雨的PH值,带来酸雨污染。
Water Resour Res:现代农耕氮使用为泰晤士河污染祸源
近日,英国一个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的《水资源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研究成果"Nitrate pollution in intensively farmed regions: What are the prospects for sustaining high-quality groundwater",研究人员对泰晤士河140多年来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后指出,现代农耕技术虽然确保了粮食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