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ll:复旦大学在植物miRNA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近日,Developmental Cell 杂志在线发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郑丙莲课题组题为“The Protein Phosphatase 4 and SMEK1 Complex Dephosphorylates HYL1 to Promote miRNA Biogenesis by Antagonizing theMAPK Cascade in Arabidopsis” 研究论文,结果表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复旦阐明人感染禽流感H7N9流行病学特征变化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余宏杰课题组在人感染禽流感H7N9的流行病学特征变化和大流行风险评估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感染性疾病》(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自2013年3月中国发现了全球首例人感染禽流感H7N9病例以来,每年冬春季都会出现一波人感染禽流感H7N9疫情。该病毒可通过基因重配或适应性突变演变成为引起流感大流行的病
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专访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永明研究员
编者按: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强力推动了整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大跨步的前进。 可以预期首先在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单基因疾病的治疗方面,会迅速取得突破。为此,生物谷在即将召开2017 第四届基因编辑与临床应用研讨会之际专访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永明研究员。生物谷:王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参加生物谷主办的2017基因编辑与临床应用研讨会, 并接受生物谷的专访。您主要从事基因编辑技术
复旦科研人员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调控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室科学家揭示了调节血管收缩的细胞因子内皮素通过下游Hippo-YAP/TAZ信号通路对结肠癌发生发展的重要调控作用。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结肠癌是一种结肠组织的恶性肿瘤,结肠癌经常与直肠癌并发因此并称为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是世界上第二类最常见的癌症,导致死亡人数位列癌症种类前三。与正常组织相比,
复旦大学揭示多药联用下病人体内结核菌的微进化
5月4日,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基础医学院高谦教授团队利用超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从52例结核病人的队列中选取12例具有代表性的结核病人,在治疗不同时间点对结核菌群体中频率在1.5%以上的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并追踪其动态变化。同时,利用群体遗传学和马尔科夫链等方法模型,分析比较了在有效多药联用与非有效多药联用情况下的病人体内结核菌的微进化动态过程。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
报名 2017四川大学-复旦大学“生命组学大数据分析及其在精准防治中的应用”——华西暑期课程班
一、背景在精准预测、精准预警、精准预防、精准医疗大背景下,随着基因分型、新一代测序、传感和图像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产生了海量的基因组/表观基因组、生理、图像和临床的数据(包括各类常见和罕见变异、insertion
大数据+智能算法有望治愈抑郁症和精神类疾病-生物谷专访复旦大学冯建峰教授
【编者按】:近几年,多个大型而长期的脑研究项目问世,包括投资60亿美元的“美国脑计划(US BRAIN Initiative)”、欧盟投资10亿欧元的“人类脑计划(HBP)”;中国和日本也都在2016年初发布了重大的脑科学项目,希
Cerebral Cortex:复旦大学张嘉漪课题组用无皮层鼠发现视觉环路发育的新机制
2017年3月10日,国际SCI神经科学期刊《Cerebral Cortex》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张嘉漪课题组题为“Reciprocal connections between cortex and thalamus contribute to retinal axon targeting to dorsal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Cerebral Cortex:复旦大学马兰研究团队揭示调控社会行为的重要分子机制
摘要 : 近日,国际SCI神经科学期刊《Cerebral Cortex》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基础医学院药理研究中心马兰教授和王菲菲副教授合作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揭示了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5(GRK5)在调控大脑皮层功能和社会行为中起重要作用。
BD复旦儿科医院流式学院首度开课,助力临床免疫性疾病精准诊疗
对于确诊免疫缺陷的患儿君君而言,虽然需要终身注射,但他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身体上也并未留下后遗症。身为临床免疫科医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免疫科主任王晓川接触的众多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中,很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