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Genetics:科学家发现DNA复制叉移动速度是细胞命运变化的基础
细胞的全能性在早期胚胎发育中出现,但其分子基础的特征仍不明显。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DNA复制叉移动速度是细胞命运变化的基础,并促进细胞重编程。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Genetics》上,题为:DNA replication fork speed underlies cell fate changes and promotes rep
Nat Genet:延缓DNA复制叉速度可导致细胞命运变化和增强细胞重编程效率
鉴于DNA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的分子特性对调节DNA复制至关重要,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和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着手研究体内全能性细胞和体外培养中的全能样细胞(totipotent-like cell,即类似于全能性细胞的细胞)的复制叉动态。
The Plant Cell:发现玉米胚乳灌浆起始期ABA信号诱导的磷酸化机制
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巫永睿研究组题为ABA-induced Phosphorylation of basic Leucine Zipper 29, ABSCISIC ACID INSENSITIVE 19 and Opaque2 by SnRK2.2 Enhances Gene Tr
PNAS:揭示HIV利用宿主细胞自身的“紧急”反应进行复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HIV如何逃避身体的最佳防御系统之一。他们的研究结果可能为未来阻止HIV在体内传播的治疗方法带来希望。
研究人员揭示氮营养与植物减数分裂起始的联系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配子产生和世代交替的核心事件。减数分裂起始是细胞有丝分裂向减数分裂的转变,标志着生物体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氮素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和农作物产量形成的重要限制因子。氮缺陷往往导致植物育性降低,而对其分子机制却知之甚少。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程祝宽研究组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在水稻中鉴定到一个新的减
《自然》:港大朱轩/陈福/袁国勇团队揭开奥密克戎复制能力和致病力下降之谜
最新的科学研究显示,由于刺突蛋白上携带多位点突变,奥密克戎株具有高传染性以及高度免疫逃逸特性,从而显着降低疫苗接种的保护力和治疗性中和抗体的效能。但是,此变异株的在细胞内的复制能力及其体内致病力,我们仍然知之甚少。近日,香港大学朱轩/袁国勇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发现,相较于野生型毒株以及此前引起流行的其他关切
The Plant Cell:研究发现核内复制调控细胞和器官大小的新机制
核内复制 (Endoreduplication) 是指细胞核内发生基因组复制,但不进行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核内基因组倍性增加的现象。核内复制现象在动物与植物中普遍存在,与细胞的大小、器官的生长发育以及新陈代谢能力等密切相关,然而核内复制如何调控细胞和器官生长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近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云海团队与研究员汪迎春,河南大学教授宋
近300万肠镜检查数据分析:结直肠癌筛查起始年龄应提前到45岁
结直肠癌(大肠癌,CRC)是对初始在结肠或直肠部位的组织发展形成的癌症统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是仅次于乳腺癌和肺癌的第三大常见癌症,患者占比高达9.4%,其中中国结直肠癌患者占全球31%。结直肠癌曾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老年疾病,即发病风险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然而,约10%的新发病例年龄在
研究揭示DNA复制检验点通路成员协同响应DNA复制胁迫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甘海云课题组在PNAS上,发表了题为《复制胁迫状态下芽殖酵母中Rad53耦联先导链和后随链DNA合成的机制》(A mechanism for Rad53 to couple leading- and lagging-strand DNA synthesi
PNAS:揭示HIV选择性包装它的RNA基因组进行复制的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HIV RNA序列中的一个小差异如何能让病毒RNA被包装起来进行复制,从而为在未来开发HIV治疗方法提供潜在的新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