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Theranostics :铁死亡压力可促进巨噬细胞对抗胞内

  细胞内细菌(Intracellular bacteria)的存活是造成慢性或复发性感染的主要因素,胞内菌引起的持续感染是康复中的一个严重问题。胞内菌可以逃逸免疫清除和药物杀伤,导致宿主防御或抗生素治疗的失败,这给传统抗菌药物对胞内菌的清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的抗菌制剂对抗胞内菌。铁被认为是细菌在宿主细胞中生存的关键

2022-03-02

《自然》双重磅:肠“脑控”实锤了!科学家首次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同时证实,清除特定微生物代谢产物有望治疗自闭症

  一篇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文章表示,肠菌及其代谢物作为大脑发育和行为的关键调节器,竟会加重焦虑症状。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Sarkis K. Mazmanian?和他的同事们发现,由小鼠肠道菌群产生的代谢物4EPS被吸收到血液后,经全身循环进入大脑,通过影响大脑中的髓鞘形成来影响小鼠的复杂行为,导致小鼠的焦虑加重[1]。而且,这项研究

2022-02-18

换一个肠道有多难?戴磊团队揭示移植肠道的建立和恢复力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戴磊课题组在 Cell 子刊 iScience 杂志发表了题为:Establishment and resilience of transplanted gut microbiota in aged mice(老龄小鼠移植肠道菌群的建立和恢复力)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老龄小鼠进行了来自自体或

2022-01-22

Plant Communications:总结植物次生代谢小分子多样性的(泛)基因组基础

   植物是优秀的“化学家”,可以合成20-100万多种结构和功能各异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植物次生代谢小分子化合物在植物生长发育、胁迫响应、抗病抗逆、植物与环境互作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它们中的大部分只在特定的植物家族或者物种中分布,其生物合成往往涉及到多种多样的酶反应步骤和亚细胞分区。植物的基因组重复序列多、结构复杂、大小不一,

2022-03-01

Gastroenterolog:科学家揭示嗜酸粒细胞性结肠炎发生的遗传学基础

来自辛辛那提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称之为嗜酸粒细胞性结肠炎的疾病与其它类似的嗜酸性胃肠道疾病和炎性肠病或许不同,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开发改善疾病诊断和开发新型疗法的策略。

2022-02-28

Cell:科学家揭示人类日常饮食、肠道和微生物代谢产物之间的神秘关联

来自波士顿儿童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深入揭示了饮食、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之间的神秘关联;同时研究人员理解了这些复杂的部分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文章中,研究人员重点对人类肠道中最主要的革兰氏阴性菌拟杆菌属(Bacteroides)进行了相关研究。

2022-02-08

出生后使用抗生素对婴儿肠道微生物和耐药性有重要影响

人类肠道菌群对健康和疾病的重要性十分重要。婴儿在出生后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的紊乱会造成其早期和以后生活中出现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婴儿绞痛、气喘、过敏、功能性胃肠紊乱、肥胖和一般的免疫发育改变。

2022-03-02

Microbiology Spectrum:揭示人体古组代谢对于肿瘤微环境和癌症发生发展的影响

  古菌(Archaea)是一类非常特殊的微生物,大多生活在极端的生态环境中(例如高温、高盐、高压、强酸/碱性等环境)。古菌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如无核膜及内膜系统;同时也有真核生物的特征,如DNA具有内含子并结合组蛋白(Histone)、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对氯霉素不敏感、RNA聚合酶与真核细胞相似等。古菌具有独特的合成

2022-03-04

Nature Biotechnology:科学家改造出工程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工业原料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会引起全球变暖。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近日,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生物技术改造出一种工程细菌,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丙酮和异丙醇。相关研究在《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题为:Carbon-negative production of acetone and isopropanol by gas

2022-03-06

Nat Commun:揭秘嗜肺军团调节宿主细胞免疫反应的一种新机制

来自法国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特殊机制,其或能促进嗜肺军团菌通过分泌一种小型的调节性RNA来靶向作用其所感染的细胞中的免疫反应。此前研究人员并未识别出这种机制,其能够促进嗜肺军团菌在感染期间的生存和增殖,这项研究工作为细菌用来操控其宿主的策略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2022-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