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不依赖DNA相互作用的转录激活机制

12月18日,eLife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张余研究组、赵国屏研究组,上海科技大学杨贝研究组和浙江大学冯钰研究组合作的题为Crl activates transcription by stabilizing active conformation of the master stress transcript

2019-12-21

Nature:从结构上揭示一种新型基因编辑复合物的作用机理

2019年12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捕捉到一种可以对现有的基于CRISPR的工具进行改进的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的首批结构图片。他们在霍乱弧菌中发现一种独特的“跳跃基因”并且这种跳跃基因可以在基因组中插入较大的基因负荷(genetic payload,即DNA序列)而不引入DNA断裂,基于此,他们开发出

2019-12-24

PNAS:细菌相互作用如何使得感染恶化且难以治愈

2019年11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快速出现并产生治疗耐受性的严重感染通常是由多种微生物相互作用引起的。目前我们对这些所谓的微生物感染知之甚少,而传统的诊断方法经常将它们误认为是单独某种微生物感染。 最近,来自马里兰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分校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新研究中,他们利用遗传分析揭示了同一类“食肉细菌”的两种不同菌株如何协同作用,从而产生更加

2019-11-13

Nat Commun:新的数学框架帮助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

2019年11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两种或更多种药物(⊙o⊙)…组合可以有效治疗多种疾病,例如癌症。但是,与此同时,错误的药物组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当前,关于不同药物之间如何相互影响尚无系统性的了解。因此,阐明两种给定药物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它们是否具有有益作用,将意味着朝着药物开发迈出重要的一步,以便将来更有效地治疗疾病。 在分子水平上,药物会引起人体各种细胞过程的

2019-11-16

科学家发表非编码RNA相互作用数据库NPInter v4.0

 非编码RNA对生物分子的调控作用,一直是RNA功能研究的前沿。在以往的研究中,非编码RNA被发现可以和蛋白质、RNA以及基因组相互作用,调控复杂生物过程。比如经典的长非编码RNA Xist可以和X染色体相互作用并影响剂量补偿效应。理解非编码RNA和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于研究非编码RNA的功能以及生物分子调控网络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10月31日,《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2019-11-12

有机氯农药暴露和GSTs基因对肝癌易感风险中的交互作用研究获进展

有机氯农药(OCPs)虽已被广泛禁用,但是由于其在自然界中过长的半衰期(DDT长达30年)导致目前环境介质仍存在残留。人群主要通过食物链途径普通暴露于OCPs,OCPs已被列为可致癌物。由于肝脏作为OCPs的靶器官和重要代谢解毒器官,OCPs外源暴露水平和内源遗传解毒代谢能力可能共同影响OCPs的健康效应。当前的研究往往侧重OCPs环境暴露或遗传因素对肝癌风险的单独作用,而关于OCPs外源暴露和内

2019-11-17

JCIM:计算提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预测精度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识别在生物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结构生物学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直接采用实验方法确定蛋白质-蛋白质复合物结构仍然非常困难。分子对接技术是预测蛋白质-蛋白质复合物结构的有效方法。蛋白质-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一般蛋白质受体有结合口袋,相互作用区域比较明确,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则有可能发生在两个蛋白质表面上任何区域。因此,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预测,需要对蛋白质

2019-10-10

我国科学家全面描绘DUX在小鼠胚胎基因组激活中的作用

 2019年10月7日,来自同济大学的高绍荣教授研究团队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Precise temporal regulation of Dux is important for embryodevelopment”的文章,对Dux在早期胚胎中的作用做了全面描绘。该团队通过设计直接靶向所有Dux重复序列区域的小向导RNA(sgRNA)得到的Dux敲除小鼠。由

2019-10-30

活细胞中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陈小华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唐卓课题组合作,基于开发新的非天然氨基酸,发展了一种能够在活细胞中捕捉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新技术,该方法兼具时空可分辨和交联位点选择性的优势。研究成果“Genetically Encoded Residue-Selective Photo-Crosslinker to Capture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

2019-10-01

揭示基因Shisa7控制着苯二氮平类药物的镇定神经作用

2019年10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在1999年至2017年之间,在美国因过量服用安定(Valium,又称为苯甲二氮,或地西泮)和其他苯二氮平类药物死亡的人数增加了10倍。多年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这些用于治疗焦虑症、肌肉痉挛和睡眠障碍的强效镇静剂独自地起着镇定神经的作用。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对这类药物及其影响的神经回路的看法可

201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