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蛋白tau和PQBP1相互作用诱导大脑炎症机制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东京医科牙科大学和富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对PQBP1在检测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功能失调的蛋白方面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揭示了细胞内受体PQBP1在应对tau蛋白方面的作用,其中tau蛋白是一种主要存在于神经元中的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Science:新研究揭示无序蛋白相互作用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和捷克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基因表达是如何协调的。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一种协调细胞内控制基因表达的组分组装的新机制。该机制不仅对正常的细胞功能至关重要,而且还与癌症、神经变性和HIV感染相关,这可能提出治疗这些疾病的新方法。
ANKRD13a通过独立于NF-κB与RIP1相互作用控制早期细胞死亡检查点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可引起多种细胞反应,从炎症、增殖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以凋亡和坏死下垂的形式出现。
研究发现肢体发育相关基因在指纹花纹形成中发挥关键作用
指纹是存在于指皮肤上的凹凸纹路,因其恒定性及高遗传性,已成为目前研究最广泛的肤纹类型。指纹花纹如何形成?何种基因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人类对指纹花纹这类表型形成的生物学机制仍知之甚少。为解开这些谜团,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汪思佳团队、爱丁堡大学教授Denis Headon团队和复旦大学金力院士团队联合国内外十余家科研机构
Journal of Hepatology: 胆汁酸转运体基因的组蛋白乙酰化在肝硬化中起关键作用
肝硬化是一种致命的肝病,纤维化是其主要特征。由于缺乏能够反映临床特征的遗传动物模型,目前肝硬化的分子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方法有限。
一种新的伊马替尼上调的长非编码RNA在抑制Abl癌基因诱导的肿瘤生长中起关键作用
长非编码RNA(LncRNAs)调节失调与多种人类癌症有关。Bcr-abl癌基因是人类9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相互易位的结果,与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有关。
Science:利用人工智能成功预测蛋白相互作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AI)和进化分析构建出真核生物蛋白相互作用的三维模型。他们首次鉴定出100多种可能的蛋白复合物,并为700多种以前未被描述的蛋白复合物提供了结构模型。对成对或成组的蛋白如何结合在一起执行细胞过程的深入了解可能会带来大量新的药物靶标。
Nat Immunol:干扰Roquin-1与Regnase-1的相互作用可诱导自身免疫并增强抗肿瘤反应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Roquin-1突变是如何引发自身免疫的,同时还能提高身体对抗癌细胞的能力。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1月2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期刊上。
Cell Report: 蛋白质乙酰化和泛素化相互作用控制MCL1蛋白稳定性
抗凋亡髓系细胞白血病1(MCL1)蛋白属于支持生存的BCL2家族,在人类癌症中经常被扩增或上调。MCL1高度不稳定,其稳定性受磷酸化和泛素化的调节。
科研人员开发全新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事件预测方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魏冬青课题组在生物信息学顶级刊物《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IF:11.622)上发表题为“MDF-SA-DDI: predicting drug–drug interaction events based on multi-source drug fusion, multi-source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