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Pathog:揭示威胁艾滋病患者生命的致死性真菌
近日,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指出了长期以来使得AIDS患者病情加重的真菌感染的环境来源,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
JBC:研究揭示细胞凋亡信号机制
近期来自第二军医大学、吉林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整合素连接激酶相关磷酸酶(ILKAP)调控细胞生存与凋亡的一条新信号机制。相关论文发表在《生物化学杂志》(JBC)上。第二军医大学的肖建如(Jianru Xiao)教授和刘铁龙 (Tielong Liu)教授为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前者主要从事脊柱肿瘤及脊柱伤病的基础临床研究。后者长期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及相关研究。
Plos One: EV71感染诱导细胞自噬以及凋亡的相互调控关系
2013年3月13日讯 /生物谷BIOON/ --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院生物学研究所,赵振东教授课题组于2月20日在Plos One上在线发表了名为The Interplays between Autophagy and Apoptosis Induced by Enterovirus 71的研究论文。 论文旨在研究,EV71感染诱导细胞自噬以及凋亡的相互调控关系。
Curr Biol:王晓晨等凋亡信号磷脂酰丝氨酸研究获进展
2012年6月21日,我所王晓晨实验室在《Current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题为“C. elegans Secreted Lipid-Binding Protein NRF-5 Mediates PS Appearance on Phagocytes for Cell Corpse Engulfment”的文章。
Genes & Devel:王晓晨等细胞凋亡研究取得进展
2012年6月15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王晓晨实验室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刘迎方实验室合作在《Genes & Development》杂志上发表题为“Structural Study of TTR-52 Reveals the Functional Mechanisms of a Bridging Molecule in Apoptotic Cell Engulfment”的文章。
PLoS One:双氢青蒿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肝癌患病率和死亡率是所有癌症中的前五位,科研界也一直关注于开发治疗肝癌的新策略。青蒿素(artemisinin)是我国科研人员率先从“黄花蒿”中分离提取得到的一种高效低毒抗疟药物。青蒿素内含有独特的过氧化物桥,可以与亚铁离子结合反应形成氧自由基,诱导细胞发生分子损伤和细胞死亡,或通过直接氧化作用损伤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Cell:缺少5-羟甲基胞嘧啶是致死性黑色素瘤的标志
2012年9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黑色素瘤是一种最危险的皮肤癌,其也是皮肤癌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黑色素瘤的发病比例不断上升,尽管其发病风险随着年龄增加,但是也常在年轻人中发病。近日,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BWH)的研究者发现了这种致死疾病的新型标记物,研究结果或为皮肤癌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帮助。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
PLoS ONE:肿瘤坏死因子调控褪黑素合成分泌
松果体属于室周器官,对机体的防御反应起着关键作用,松果体损伤会引起褪黑激素被抑制。褪黑激素(Melatonin)主要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胺类激素。近年来,国内外对褪黑激素的生物学功能,尤其是作为膳食补充剂的保健功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表明其具有促进睡眠、调节时差、抗衰老、调节免疫、抗肿瘤等多项生理功能。
揭开埃博拉病毒致死性感染的神秘面纱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Host & Microb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西奈山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埃博拉病毒蛋白24(eVP24)的产生阻断基于干扰素的信号促进机体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清华大学:施一公研究团队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实验室在《Genes&Development》发表名为“MechanisticinsightsintoCED-4-mediatedactivationofCED-3”的学术论文。 细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与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以及死亡息息相关。临床数据表明细胞凋亡的异常会导致严重病变,比如癌症、老年痴呆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