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天文学家发现地球特洛伊小行星
除了月亮,地球还有另外一个忠诚的太空小伙伴:一颗直径300米的小行星。天文学家7月27日说,这颗小行星与地球有着相同的公转轨道,并始终在地球前方“打转”。从远处看去,就好似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同时,还拴绳遛着一条小狗。 在天文学上,这类公转轨道与行星相同的特殊小行星被称为特洛伊小行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木星、火星和海王星已先后发现有特洛伊小行星,而地球的特洛伊小行星则是首次发现。
Nature:地球不会很快发生“失控温室”效应
太阳在地质时间尺度上亮度正在逐渐增加。这最终可能会在地球上导致一个“失控温室”效应,即当一个行星从太阳吸收的能量多于它能辐射回宇宙空间的能量时所出现的一个状态。
ScienceNow:基因改造细菌可能有助于对抗地球变暖
在无菌溶液中形成的碳酸钙往往是无定形的和黑色的(左边),但是在细菌存在下,细菌促进碳酸钙产生方解石晶体(右边)。图片来自 Jenny Cappuccio/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ZooKeys:地球最小青蛙 体型不及巧克力豆
新发现的青蛙种群,学名“Paedophryne dekot”. 一项刊登在12月12日的ZooKeys杂志上的研究论文"At the lower size limit for tetrapods, two new species of the miniaturized frog genus Paedophryne (Anura, Micr
Nature:研究揭示地球氧气存在时间提早数亿年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报告说,约30亿年前,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就已经大量存在,这比此前科学界普遍认为的时间提早了数亿年。 一般认为,地球大气中的氧气来源于光合作用。目前约占大气21%的氧气并不是在地球45亿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累积的,地球诞生后最初20亿年间氧气几乎不存在。地球大气第一次氧含量剧增可能发生在距今约24.8亿至23.2亿年前的“大氧化”,通常认为是蓝藻光合作用造成的。
Commun:小行星撞地球前部分恐龙已濒临灭绝
科学界普遍认为,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曾在6550万年前撞击地球并造成恐龙灭绝。不过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日前提出新观点:在小行星撞地球前,部分恐龙实际上已濒临灭绝。相关研究报告已发表在英国新一期网络期刊《自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此前关于恐龙灭绝的大部分研究都是通过估算不同时代恐龙数量的变化,其结论很容易受到化石记录差异的影响。
Nature:彗星或是地球海水的主要来源之一
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彗星常被形象地称为“脏雪球”,但脏雪球却隐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近日,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表示,地球上的水资源至少10%以上很可能来源于彗星。 德国科学家哈特奥说:“我们发现地球上超过10%的水可能来自于彗星。”很可能太阳系内部所有星体上的水都来源于彗星,大量彗星的氘-氢比率样本可阐明这个问题。 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地球海洋起源于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