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氮富集促进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固存新机制
大气氮(N)沉降显着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动态。土壤团聚体在土壤结构稳定和土壤有机碳碳固持中起重要作用。尽管对N素富集影响植物非根际土壤碳动态变化的研究较多,但土壤团聚体对N素富集的响应及其对有机碳固存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博士侯恩庆在研究员旷远文的指导下,联合南京大学科研人员,分析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76个N添加实验数据,评估了
土壤微生物无机氮同化研究取得进展
微生物同化无机氮作用是构成土壤氮素保蓄能力的重要组成。合理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同化无机氮作用可有效提高土壤氮素保蓄能力,减少氮素损失风险。然而,真菌和细菌作为土壤微生物的两大主要类群,如何真实有效地区分并量化两者对无机氮的同化速率是个未解难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助理研究员李晓波在研究员李志安的指导下,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的科研人员合
研究揭示土壤有机质分解温度敏感性与微生物K-策略间的生态关联
全球变暖加速土壤有机质(SOM)分解和CO2释放,研究SOM分解的温度敏感性(Q10)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对于未来气候变化下的全球碳收支预测十分重要。然而,由于Q10、SOM质量和微生物生态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Q10对持续增温的响应趋势及其驱动机制尚存在较大争议,尤其缺乏微生物基因组学相关证据的支持。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土壤化学
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养分利用效率研究取得进展
活性氮通过大气沉降的方式进入森林生态系统,可有效缓解地上植被的氮限制,促进植物生长,增加植物生物量。然而,过多的氮素则可能引起土壤pH下降,导致土壤养分失衡,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目前,对氮沉降如何影响地上植物的生长、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等内容有较多认知,但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养分利用效率如何响应氮增加尚不十分清楚。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生物地球化学组依托
土壤有机碳形成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微生物是土壤碳循环的重要驱动者,一方面微生物通过分解土壤有机质获得自身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和能量,另一方面微生物死亡后,其残留物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微生物死亡残留物与土壤有机碳关系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对微生物自身的生理属性是否影响微生物死亡残留物量,如何构建活体微生物、微生物死亡残体和土壤有机碳形成之间的关系等的研究
研究揭示增温和干旱对高寒草地底层土壤微生物过程的影响
土壤有机碳多贮存在深度超过30cm的底层土壤中,底层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当前全球变化生态学的研究焦点之一。近期研究表明,高寒草地表层和底层土壤有机质的降解及新碳封存对增温和干旱具有不同响应。然而,增温和干旱对底层土壤微生物碳过程的影响尚不明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冯晓娟研究组与合作者,利用青藏高原海北站的长期增温控水实验平
Science:阐明植物根系响应外界土壤硬度的机制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在线发表了植物根系响应外界土壤硬度机制的研究工作。该项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张大兵教授和英国诺丁汉大学Malcolm Bennett教授研究组合作,经过近7年的联合攻关,阐明了植物如何响应外界土壤硬度的机制,为未来培育适应不同土壤硬度的作物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张大兵教授为共同通讯
喀斯特稻田土壤微氧生物亚铁氧化耦合碳同化及砷固定研究获进展
水稻根际等微氧条件土壤中微生物驱动亚铁氧化过程较为普遍,形成的铁氧化物表面正电荷丰富,可有效阻止重金属从土壤向植物体迁移。然而,微氧环境过程及其多元素耦合循环研究,由于研究手段限制及关键证据获取的难度,未能有效明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承帅课题组与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副研究
水稻耐受土壤低氮适应性机制研究获进展
面对人口增长,育种的首要目标是高产,推动水稻第一次绿色革命的矮秆育种,使之能在大量施用化肥情况下,植株不会过高而造成倒伏,从而在高肥下获得较高产量。然而,长期高肥下的育种导致一些重要基因资源的丢失,以致主栽水稻品种肥料利用效率普遍较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储成才研究组对过去100年间收集于全球不同地理区域52个国家(地区)
土壤生物体型影响群落构建研究获进展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产生和维持的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是微生物生态学的基本问题,控制微生物种内遗传多样性的进化过程包括突变、选择、基因流动以及遗传漂变,与之对应,控制微生物种间多样性的生态过程包括物种形成、选择、扩散和生态漂变。在微生物生态学中,选择是确定性过程,漂变是随机性过程,扩散和多样化通常被认为是随机过程,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是确定性过程。土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