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全球首个针对肝癌的PD-1抗体获FDA批准,奋起直追,国产PD-1抗体顺利进入三期临床

作为一项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肝癌(HCC)是癌症相关死亡率的第二大原因,肝癌(HCC)难治已是众所周知!全球每年约有782,000例新发病例,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746,000例。而中国约占全球新发HCC病例和HCC相关死亡人数的50%。也就是说,全世界几乎一半的肝癌患者都在中国。此外,国内大部分的肝癌患者,发现就是晚期,没有了手术的机会。但就目前来看,治疗晚期肝癌的药物并不多,对于这类患者来说,

2018-01-08

国产宫颈癌疫苗蓄势待发 探秘大肠杆菌疫苗工厂

 一个世纪以前,肿瘤病毒研究先驱Rous Peyton率先提出无细胞过滤因子可致禽类肉瘤,语出惊人的实验结论并未引起世人的关注与认可;半个世纪后,耄耋之年的Rous Peyton才因此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时至今日,多种导致动物肿瘤的病毒被先后确认,而HPV病毒与女性宫颈癌之间的关联无疑最为引人注目。但若仅将HPV与宫颈癌画上等号却失之片面:HPV(Human papillomavirus

2018-01-03

首个国产PD-1单抗“信迪单抗”申请上市

 今天(12月13日)下午,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简称“信达生物”)的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信迪单抗”上市申请(CXSS1700038)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中心(CDE)受理,成为首个申请上市的国产PD-1单抗。其也是继百时美施贵宝Opdivo之后第2个申请中国上市的PD-1/PD-L1药物。信迪单抗注射液代号IBI308,申请适应症为霍奇金淋巴瘤。除此适应症之

2017-12-13

复星凯特开启全球首款获批CAR-T产品Yescarta在中国产业化征程

 2017年12月5日,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复星凯特”)在上海张江举办了以“治愈肿瘤、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细胞治疗基地启动仪式暨CAR-T科学研讨会。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先生、复星医药总裁兼CEO吴以芳先生、吉利德公司(Gilead Sciences, Inc.)CEO John Milligan先生、美国Kite Pharma创始人Arie Belldegrun先生、复星凯特

2017-12-05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PET技术帮助筛选对”抢救性放疗“疗法敏感的前列腺癌患者

2017年12月5日/生物谷BIOON/---根据最近发表在《The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对于放疗后体内PSA(一类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显著提高的患者来说,早期的治疗也会起到一定的帮助。研究者们发现通过PET扫描的手段能够鉴定出哪些患者能够从抢救性放疗(salvage radiation treatment,SRT)中获益。“这项研究具有一定的创

2017-12-06

药明生物携手多宁生物与利穗科技成立“抗体生产原材料及装备国产化联盟”

上海,2017年11月16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技术平台公司药明生物(WuXi Biologics, 2269.HK)与多宁生物、利穗科技共同宣布,成立“抗体生产原材料及装备国产化联盟”。生物医药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抗体药的研发生产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板块之一,抗体生产原材料及装备的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国内相关产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

2017-11-17

Nat Commun:解决肿瘤细胞产生放疗耐受性的新方法

2017年11月24日/生物谷BIOON/---最近一项研究发现肿瘤产生对放疗耐受性的内在机制,以及如何通过现有药物克服这一耐受性的方法。由于目前有40%的大型肿瘤都会产生对放疗的耐受性,从而为肿瘤的治疗带来障碍,因此这一发现为这一巨大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长期以来我们已经知道放疗会导致炎症反应,而此前研究也表明STING分子是调节这一炎症反应的关键元件”,该研究的研究者之一Ralph Wei

2017-11-24

科技部部长万钢实地指导国产第三代基因测序仪产业化工作

 11月16日下午,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市委书记王伟中、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的陪同下,实地指导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南方科技大学研发并由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孵化的高科技成果第三代基因测序仪的产业化工作。万钢部长来到南方科技大学,听取第三代基因测序仪研发团队负责人、“**计划”特聘专家、瀚海基因公司董事长贺建奎的情况汇报。贺建奎说:“第三代基因测序

2017-11-24

二维材料肿瘤靶向放疗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喻学锋课题组与暨南大学教授陈填烽等合作,设计合成了一种二维片状结构的靶向纳米体系,实现了肿瘤靶向放射治疗。相关研究成果以Decorated ultrathin bismuth selenide nanosheets as targeted theranostic agents for in vivo imaging guided cancer r

2017-11-08

烧伤病人或无需“割肉补疮”:国产“人工真皮”进入临床试验

用牛跟腱制成的人工真皮已完成小猪实验,最快两三年就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图片来自浙江在线澎湃新闻10 月 24 日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获悉,该院烧伤科团队研制的人工真皮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最快三年可面世。目前,国内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要么选择自体真皮移植,要么用美国进口的人工真皮,价格昂贵。“美国的人工真皮产品,移植后存活时间要三周,这段时间内有感染的可能。加快人工真皮的血管化进程,是我们产品攻

201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