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 Res:表观遗传学因素在血液发生中的作用

造血干细胞是一群维持生命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的多能造血祖细胞,可以产生各种成熟的血细胞包括红系、髓系和淋系细胞等。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而关于表观遗传学因素,例如microRNA,在血液发生中的作用研究较少。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刘峰研究员领导的血液与心血管发育研究组利用斑马鱼和小鼠两种模式生物,发现mir-142-3p在造血干细胞中特异性表达。

2013-11-06

JCEM:体内双酚A水平成影响健康一大危险因素

双酚A(BPA)是一种用于生产聚碳酸酯塑料的化学物质,主要存在于环氧树脂制作的食品易拉罐以及一些耐热纸张的内衬中。这一化学物质主要通过污染食物和饮料进入人体,BPA也可以通过皮肤吸收或者呼吸吸收的方式进入人机体。 我们经常会无意中暴露于BPA环境下,几乎所有的美国人血液中都存在BPA这一物质。这项研究结果警示人们暴露在BPA环境下,会有潜在的重大健康威胁。

2012-11-18

Science:非洲雨林衰减的诸多因素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科学》Science在线刊登了过完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Intensifying Weathering and Land Use in Iron Age Central Africa”,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指出了近些年来非洲的雨林衰减的原因。 大约3000年前,中部非洲的某些雨林突然被稀树草原取代;多年以来大多数的研究人员将这一转变归咎于气候的变化。

2012-11-18

PNAS:铜被认定为诱发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环境因素

2013年8月20日讯 /生物谷BIOON/--一项刊登在PNAS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显示,铜似乎是触发阿尔茨海默氏疾病发生和促进阿尔茨海默氏病发展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具体来说:铜能防止有毒蛋白的清除,加速有毒蛋白在大脑的积累。 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URMC)系的转化神经医学中心Rashid Deane博士说,很显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铜的累积效应损害大脑去除β淀粉样蛋白的系统。

2013-08-20

J Neurosci:遗传原因占阿尔茨海默氏症致病因素的70%

2013年8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隶属于英国Sanders-Brown老年化研究中心的Kentucky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完成的新工作朝这一目标又近了一步,工作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上。 新的证据表明,就像机体高胆固醇状况一样,一些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是继承的,而疾病其余的风险就是环境因素

2013-08-17

JAMA:确认了与根除和胃癌有关的细菌的因素

胃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尽管胃癌发病率在某些地区正在下降,但因为在诸如拉丁美洲和东亚等高发病率地区人口的增长和老化,其死亡人数预计会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增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了世界上超过一半的成年人,而这种细菌的慢性感染是胃癌的主要风险因素,据估计它占了全球所有病例的三分之二。

2013-02-14

PNAS:黑猩猩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决定因素

对坦桑尼亚Gombe国家公园的黑猩猩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一项长期研究发现,几个因素——包括地理、性别和年龄——影响着这种动物的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Howard Ochman及其同事从已知身份和亲缘关系的35只Gombe黑猩猩的粪便里分离出了微生物。系统发生学分析表明,这些Gombe黑猩猩的肠道微生物群与包括黑猩猩的其他亚种在内的其他大猿截然不同。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PNAS上。

2012-11-18

Ann Surg:肝细胞癌TNM分期似应考虑肿瘤破裂因素

在2013年3月8日出版的《外科学年鉴》(Annals of Surgery)杂志上,发表了日本东京大学Norihiro Kokudo博士等人的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通过一个大型患者队列,对肝细胞癌(HCC)破裂的背景特征进行了考察,并阐明了肿瘤破裂对患者预后的真正影响。HCC瘤体自发性破裂与极差的患者预后有关,现行TNM分期系统根据尚不充分的证据,将HCC破裂划分为T4期。

2013-04-23

Stroke:吸烟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预测因素

蛛网模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已知预测因素是入院时的出血量大及临床状态差,其他因素的预测价值尚不清楚。为此,荷兰乌德勒支医学中心神经科和神经外科的Nicolien K. de Rooij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系统回顾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2年12月18日的Stroke杂志上。研究结果发现:吸烟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型脑缺血的预测因素,证据级别较强。 该研究为系统回顾。

2013-01-04

Europace:存在危险因素的无症状性房颤的发生率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至少为1%,在大于40岁的人群中,每4人中就有1人至少经历过1次房颤发作。随着西方国家老龄化的进程,预计在30年后房颤患者将增加2倍甚至3倍。许多房颤患者无明显症状,因此不能得到诊断,许多房颤都是在出现脑卒中、心衰等并发症后才被诊断。

201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