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基于关键基因靶向分析,确定miR-145-5p对细胞毒性机制的新方法

MicroRNAs (miRNAs)正在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在检测miR-145-5p是否能减轻肾脏损伤时,作者意外发现,正常对照组小鼠细胞外囊泡中负载miR-145-5p可诱导蛋白尿和足细胞足突消失。

2021-11-19

科学家绘制出哺乳动物大脑运动皮层细胞图谱

  美国BRAIN计划于2017年设立了“大脑细胞普查网络”项目(BICCN),旨在对人类、猴和小鼠大脑中的不同细胞进行识别和分类。目前该项目第一部分已经完成,在分子水平上对哺乳动物初级运动皮层细胞类型进行了全面的定位和图谱绘制。近期,该研究成果在《Nature》期刊上同时发表了16篇文章,并以合集的形式呈现。该系列论文介绍了项目方法、工

2021-11-17

我国学者新发现揭示哺乳动物“吓一跳”的科学机制

 对于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来说,突发的声音或触觉刺激能瞬间诱发惊跳反射,俗称“吓一跳”。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熊伟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耳蜗核—脑桥尾侧网状核—脊髓运动神经元这条神经环路,对哺乳动物的“吓一跳”反应起到重要作用。此发现深化了对本能防御行为神经机制的认识,为研究人类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慌症等疾病提供新方向。惊跳反射存在于哺乳动物的整个生

2021-11-15

Smad4在脊椎动物胚胎发育中的作用

转录效应子Smad4是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信号通路的核心组成部分。然而,它在脊椎动物胚胎发育中的作用仍未得到解决。

2021-11-09

欧盟批准Qinlock(瑞派替尼):首个线GIST药物,已在中国上市!

Qinlock是一种KIT/PDGFRα激酶抑制剂,再鼎医药拥有大中华区独家权利。

2021-11-23

全病程管理,武田中国携骨髓瘤患者关爱平台 亮相第届进博会

2021年11月7日,武田制药携“瑞享未莱”骨髓瘤患者关爱平台亮相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患者关爱专场。该平台由武田中国支持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打造,依托互联网资源,联合创新支付平台、医学专家和关爱专员等,通过全方位服务助力患者疾病管理,推动骨髓瘤长期规范化治疗。

2021-11-19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软体动物体轴发育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保忠研究团队在软体动物背腹轴发育机制方面取得研究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冠轮动物发育演化新认知:BMP2/4-Chordin调控软体动物背腹轴发育”发表于生物学刊《分子生物学与进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背腹轴发育是动物发育生物学的重大基础问题。背腹体轴的建立为后续器官的发育提

2021-11-10

与其他哺乳动物的神经元相比,人类神经元中的离子通道的数量比预期的要少得多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吃惊地发现,与其他哺乳动物的神经元相比,人类神经元的离子通道的数量比预期的要少得多。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1月10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2021-11-15

珀金埃尔默携多款首发新品 亮相第届进博会

11月6日,上海—以 “以新驭行,创未来” 为主题,珀金埃尔默携多款重磅新品亮相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首次以双展台形式全面展示在生物医药及公共卫生防疫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和尖端科技。

2021-11-10

PNAS:在哺乳动物视网膜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神经元类型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一个复杂的神经元回路相互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所谓的中间神经元在这个沟通链中起中介作用。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哺乳动物视网膜中发现了一种以前未知的中间神经元类型。

202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