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unovion制药公司宣布,FDA核准Latuda®(盐酸鲁拉西)单药及辅助治疗用于双相抑郁成人患者

首个获得单药治疗及作为锂盐或丙戊酸辅助治疗双相I型障碍(双相抑郁)相关的重性抑郁发作适应证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马萨诸塞州MARLBOROUGH -- (美国商业资讯)-- Sunovion制药公司今天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核准了Latuda?(盐酸鲁拉西酮)的两个新适应证,一是作为单药治疗、二是作为锂盐或丙戊酸的辅助治疗,用于成人患者中双相I型障碍(双相抑郁)相关的重性抑郁发作。

2013-07-03

格雷的病例报告

氯吡格雷的病例报告 摘要 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药物,广泛应用于动脉血栓的预防。作为一种前体药物,氯吡格雷通过肝脏中的细胞色素P450 2C19 (CYP2C19)代谢为活性产物。其抗血小板功能由活性代谢物决定。 最近的研究表明,CYP2C19基因上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会显著降低氯吡格雷活性代谢物的生成。

2011-08-04

迈兰安非他缓释片sNDA获FDA批准

2013年8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迈兰(Mylan)8月22日宣布,包含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Bupropion HCl ER Tablets,300mg)生物等效性研究数据的补充简化新药申请(sNDA)获FDA批准,该药是葛兰素史克(GSK)安非他酮缓释片(WELLBUTRIN XL)的仿制药,用于重度抑郁症(MDD)的治疗。

2013-08-23

J Med Chem:左建平等发现2,4-二氨基唑啉类登革病毒抑制剂

登革病毒(Dengue Fever Virus,DV)感染引起的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已成为国际上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这种可致命性的病毒性传染病已威胁到全球1/3的人口。目前,世界上针对DV感染尚无有效疫苗可用于预防,也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

2012-11-18

:脉络膜上腔注射咯酸氨丁三醇后神经节细胞的变化

酮咯酸氨丁三醇对眼底疾病如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新生血管,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及黄斑囊样水肿的治疗有较大潜力,但在给药方式和剂量的应用上有很多争议。《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于2012年12月35期出版的一项关于“Suprachoroidal injection of ketorolac tromethamine does not cause retinal damage”的研究显示...

2013-01-08

JAMA:质疑PCI术前氯格雷应用

新的荟萃分析研究显示:患者在进行PCI手术前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的作用不大。Anne Bellemain-Appaix博士(法国昂蒂布的La Fontonne医院)和同事于2012年12月19日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的文章中说:该药物只在高风险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有些许作用,可使其主要冠状动脉事件发生风险下降,不过对降低患者死亡率没有帮助。

2012-12-27

JAMA:口服氟诺酮类或增加视网膜脱落风险

4月4日,国际著名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似乎会增加视网膜脱落的风险。 氟喹诺酮类药物已被证实与多种眼毒性有关,包括角膜穿孔、视神经病和视网膜出血。不列颠哥伦比亚儿童与家庭研究所的Mahyar Etminan博士指出:“由于这类药物还被警告可能引起肌腱断裂,因此人们更加担心其对眼结缔组织的影响。

2012-11-18

拜耳更新在美国销售的含屈螺复方口服避孕药标签信息

(注:拜耳公司多款含屈螺酮口服避孕药中,优思明yasmin已在我国上市销售,请广大女性同胞们注意规避风险!!!) 2012年4月11日,拜耳集团(Bayer AG)旗下拜耳医药保健(Bayer HealthCare)有限公司今天宣布,已与FDA达成统一意见,同意更新在美国销售的含屈螺酮口服复方避孕药(drospirenone-containing combined oral contracept

2012-04-11

“一枝蒿酸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获国家发明专利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完成的“一枝蒿酮酸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1110213512.2)。

2014-04-11

非尼可改善IPF患者的呼吸质量

核心提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常见的特发弥漫性肺纤维化疾病,是慢性非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中预后最差的一种疾病……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常见的特发弥漫性肺纤维化疾病,是慢性非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中预后最差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症状是进展性呼吸困难和肺功能不可逆损害。许多患者以渐进性呼吸急促,躯体残疾,急性恶化为发病特征,确诊数年内患者就可能会死亡,死亡率甚至高于许多癌症。

201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