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 Dev:新研究发现脂肪合成的新通路
2019年9月18日 讯/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UT Southwestern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调节哺乳动物脂肪产生的新机制。相关结果发表在《Genes&Development》期刊上。 “肥胖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它涵盖了几种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其中包括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心血管疾病,中风和癌症等”,该文章的作者,UT Southwestern分子生物学教授
Nat Commun:合成生物学大突破,人类有望创造“人造细胞”?
2019年9月19日 讯/生物谷BIOON/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格罗宁根大学的科学家们成功构建出了合成囊泡。囊泡使用ATP来维持其体积和离子强度稳态。这一合成囊泡的成功为最终合成真正的细胞提供了阶段性的指导的,此外,囊泡本身也可以用于研究ATP依赖性的细胞过程。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格罗宁根大学生物化学教授Bert Poolman解释说,
多吃坚果或能明显降低人群患致死性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2019年9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在举办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大会和世界心脏病学大会上,来自伊朗Isfahan心血管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表示,每周至少吃两次坚果能够降低个体17%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图片来源:progressive-charlestown.com研究者Noushin Mohammadifard博士表示,坚果是不饱和脂肪酸的良好来源,且其含有少量的饱和脂肪酸,同时坚果
全球变暖或致“超级病菌”致死性耳道假丝酵母菌产生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mBio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全球变暖或许在耳道假丝酵母菌(C.auris, Candida auris)的出现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耳道假丝酵母菌是一种多重耐药性真菌,如今其对全球公众健康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且这种真菌或许也是气候变化引起新型致病性真菌出现的一个例子。图片来源:nysna.org2009年,
揭秘植物合成水杨酸的分子机制!
2019年8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哥廷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植物合成水杨酸的分子机制。几千年来,人类都非常清楚水杨酸的止痛效果(如今以阿司匹林出售);除了是一种具有许多健康效用的药物外,水杨酸还是植物所分泌的一种压力激素,其能帮助植物有效对抗病原体的入侵。图片来源:DANIEL LüDKE SHOWS
Science子刊:靶向嘧啶合成增强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的分子治疗反应
2019年8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侵入周围脑组织的恶性脑癌,手术治疗极为困难。即使化疗和放疗成功地摧毁了患者大部分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它们也可能不会影响癌症干细胞。这一小群肿瘤细胞有无限增长和繁殖的能力,并能导致肿瘤复发。为了研究这些肿瘤并测试新的治疗方法,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了携带手术患者捐献的胶质母细胞瘤肿瘤样本的老鼠。通过这种方法,他们最近发现
DIY生物合成“比特”转换器!看3D打印在太空中爆发的洪荒之力
浩瀚的宇宙一直是人们想要解读的秘境,然而长期在太空生存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俄罗斯宇航员阿夫杰耶夫创造了太空飞行累计时间达748天的世界纪录,但人们进入太空仍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载人航空事业需要一个可靠的生命支持系统。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人员将目光转向了合成生物学和3D打印技术上,他们认为合成生物学和3D打印可以为在深空执行探索任务的人类提供支持生命的方法。这一观点
利用“微生物细胞工厂”高效生物合成抗肿瘤活性化合物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朱平研究团队利用“微生物细胞工厂”高效生物合成具有良好抗肿瘤活性的达玛烯二醇-Ⅱ糖苷,该成果近期作为杂志封底图片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Green Chemistry》,论文标题为 “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Microbial Cell Factories for the 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Science:发现一种新的细菌生物合成途径,有望发现和制造新的药物
2019年7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细菌是生物分子世界的大厨;总的来说,它们具有产生大量未知物质的能力,其中的一些物质可能具有治疗作用或其他有用的特性。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寻找有用的天然产物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细菌食谱。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7月19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Use of a scaff
研究发现泛素修饰调控植物类黄酮合成的分子机制
类黄酮是植物界广泛存在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包括使植物器官和组织着色、吸引昆虫传粉、抵御紫外线伤害等一系列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类黄酮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备受关注。科学家对植物中的类黄酮合成途径在转录水平上的调控研究较为深入,但转录后、翻译及翻译后的修饰机制相关研究较少。在真核细胞中,目标蛋白的周转主要由泛素/26S蛋白酶体系统途径完成,这也是植物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主要调控机制。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