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合成生物学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高端论坛”在天津大学召开

 2017年7月17日-18日,“合成生物学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高端论坛”在天津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化学科学部主办,天津大学和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承办。华大基因杨焕明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赵国屏院士和天津大学元英进教授共同担任本次论坛主席。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副主任杨俊林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合成生物学作为生物经济发展的新兴技术,将

2017-08-17

双功能小分子调节 microRNA 的生物合成

MicroRNA 是一类长度约为 22 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 RNA。它们可以通过与靶标 mRNA 互补配对抑制其翻译或诱导降解,从而在转录水平上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MicroRNA 参与到动物体发育,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等多种过程,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许多疾病与 microRNA 的表达紊乱有关,因此 microRNA 被视为治疗疾病的一种新型靶标分子。目前,调节 microRN

2017-08-19

生物谷7月份结构生物学研究进展一览

2017年7月28日/生物谷BIOON/---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结构生物学领域本月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1. Cell: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艳丽/章新政课题组从结构上揭示Cas13a切割RNA机制doi:10.1016/j.cell.2017.06.050CRISPR/Cas系统是目前发现存在于大多数细菌与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种免疫系统,被用来识别和摧毁抗噬菌体和其他病原体入侵的防御系

2017-07-28

【环球科学专访】百迈客:引领生物信息产业2.0时代

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已经发生了不可割裂的融合。上世纪90年代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让我们窥见了生命储存、传递与表达信息的本质属性与无限潜能。随着基因测序技术成本大幅下降、基因数据大量积累,生物信息学产业进入跨越式发展,正在革新我们的医疗技术、重塑普通人的健康。但变革最大、获益最多的,仍是科研领域。一个面向生命科学工作者的信息服务产业应运而生。作为中国最初一批生物信息学创业公司之一,2009年成立的百迈客

2017-08-04

PNAS:阐明抗生素A201A中糖的生物合成途径并揭示新型L-半乳糖变位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鞠建华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深海微生物来源的抗生素A201A研究的最新突破成果(PNAS, 2017, 114, 4948-4953)。论文报道了A201A糖基结构单元的生物合成和后修饰过程,发现并阐明了一个新颖的l-半乳糖吡喃-呋喃型变位酶MtdL。mtdL基因是一个有效的遗传标记,对指导发现

2017-08-02

无细胞合成生物技术——革新生物医药产业的新兴策略

基因编辑和测序技术的进步,使得合成生物学家可快速可靠地设计改造生物体系,大大推动了医药健康领域的发展。而在过去多年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中,特别是在生物医药领域,主要还是以细胞为宿主进行工程化设计。但是对细胞进行工程化是费时和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细胞的生长及适应性过程通常与工程设计目标是不一致的。并且由于活细胞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基因元件难以标准化、细胞膜的阻碍等,其大大限制了生物组件的改造。为克服这些问

2017-07-27

生物合成生物医学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地球上存在着一类喜欢生活在高盐环境中的微生物,极端的生活环境使这类嗜盐微生物进化出了特殊的生存能力。对嗜盐微生物的研究不仅为探索生命的极限适应机制提供了重要启示,同时也为其特殊功能和代谢产物的利用提供了可能。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向华研究组一方面从事极端嗜盐古菌遗传机制(如基因组复制和CRISPR功能)的基础研究,另一方面长期开展嗜盐微生物合成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应用基础研究。通过10余年

2017-07-21

Sci Rep:新发现类黄素可能会改变生物学的概念

2017年7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LSU的神经学教授Nicolas Bazan发现了一类新型的名为“类黄素”的中间产物。该类物质是细胞受到外界损伤的情况为提高存活几率而产生的。这一发现首次揭示了类黄素的存在以及其在保护视觉色素上皮细胞以及光受体细胞中的作用。相关结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我们相信这一发现会给整个生物学领域带来新的概念,而

2017-07-16

Nature:科学家深度解析单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2017年7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细胞学说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石,细胞学说也就是将细胞作为生命基本单位的一种概念,但尽管在生物学家的显微镜下经历了将近180年的历史,科学家们对细胞的研究仍然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如今研究者们正在尽力通过对单个细胞进行研究来阐明细胞的天性,比如到底有多少不同种类的细胞存在?其能发挥怎样的角色?这些细胞又是如何随着时间延续而不断发生改变的呢?图片来源:Mo

2017-07-09

广州生物院在腺病毒流行病研究中取得进展

抗 Ad14 和 Ad55 血清中和抗体的阳性率、滴度与年龄之间的关系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凌研究组与广州市血液中心、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合作,在腺病毒流行病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于 6 月 7 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出版集团系列期刊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上。腺病毒是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在健康成人中常引起自限性疾病,如普通

201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