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bolic Engineering: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研究取得进展
萜类化合物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植物天然产物,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功效,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应用广泛。萜类化合物的传统生产方式为植物种植提取,对野生植物资源、土壤和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微生物细胞工厂生产萜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生产模式,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类胡萝卜素是一类代表性的萜类化合物,包括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虾青素等。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学礼带领的微
2018“科学突破奖”揭晓,5名生物学家获殊荣
有“科学界奥斯卡”之称的“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揭晓了2018年的获奖名单,5名科学家摘得“生命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s in Life Sciences)的桂冠。科学突破奖是一项全球性的科学奖项,由谷歌共同创始人Sergey Brin、俄罗斯企业家Yuri Milner与Julia Milner夫妇、Facebook共同创始人
《自然-通讯》:科学家在高活性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发现新的自抗性机制
GyrI-like蛋白广泛存在于原核与真核生物中,被注释为小分子结合蛋白。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唐功利课题组与研究员周佳海课题组以及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袁曙光合作,以抗肿瘤抗生素谷田霉素(YTM)和CC-1065为研究对象,报道了GyrI-like家族的一个亚家族蛋白具有水解YTM和CC-1065环丙基的特性,这类酶(cyclopropanoi
基因和蛋白质研究为蜘蛛生物学开启新时代
在展示大自然魔鬼般的创造力方面,很难有什么能打败蜘蛛。以隐居的鬼面蜘蛛为例,它们长着很大的尖牙以及凸起且超大的中眼。在整个热带地区,这些八条腿的怪兽挂在树枝上,并在前腿中间撑起一张可伸展的丝网,以便它们能以闪电般的速度将网罩在猎物上。相比之下,艳丽的孔雀蜘蛛到处炫耀彩虹色的腹部以吸引异性,而它们超大的眼睛能看见细小的事物和颜色。流星锤蜘蛛则擅长模仿。夜晚,尾巴上拖着一个黏球的雌性流星锤
科学家破解癌细胞容易突变的生物学难题
癌细胞为啥生存力强?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它的多变。无论我们使用化疗、靶向疗法、还是免疫疗法,肿瘤缩小可能都只是临时的。一旦癌细胞了解了医生们的套路,就会见招拆招,产生新的耐药突变,然后卷土重来。针对这一现象,许多科学家都在试图研发新药,为人类带来更多的抗癌武器,以图一举将癌细胞彻底歼灭。然而,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Vadim Backman教授却心
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基层医院培训“微光计划”照进洛阳
洛阳2017年10月30日电 /美通社/ -- 2017年10月28日,由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主办的“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基层医院培训计划(微光计划)学习班”走进河南省洛阳市,汇聚了我国微生物检验和临床的权威专家,包括胡继红、罗燕萍、褚云卓、颜伏归、苗丽君、赵丽敏、李华信、李轶、江涛、常永超、刘坦等,为宜阳县人民医院、栾川县人民医院、汝阳县人民医院的基层微生物检验专业人
基因组学教父George Church博士签约云健康科学顾问——生物谷专访
编者按:2017年10月28日,哈佛医学院和MIT教授、PGP项目(Personal Genome Project)创始人George Church教授出席并参与了由云健康·南京承办的中美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并做了关于“美国精准医学和个人基因组计划”报告演讲。会议期间,Church 教授宣布正式加入云健康科学顾问委员会,在同日举行的科学顾问协议(SAB)签约仪式上,云健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高宝君女士
Nat Commun:肾癌的复杂生物学机制以及性别差异
2017年10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项研究首次揭示了雄激素在肾癌发生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同时表明靶向雄激素受体可以作为一种治疗肾癌的潜在疗法。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是来自Rochester大学医学中心的教授Chawnshang Chang博士。Chang等人在过去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癌症与雄激素之间的关系。在最近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文章中,作
研究揭示虫草素和喷司他丁伴随生物合成分子机制
Cell子刊Cell Chemical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成树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Fungal cordycepin biosynthesis is coupled with the production of the safeguard molecule pentostatin(虫草素伴随保护分子喷司他丁的生物合成)”。该项研究完整解析了虫草素
同济大学刘琦教授课题组在Cell旗下刊物《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发表论文系统探讨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的计算生物学问题
肿瘤免疫治疗被认为是近年来癌症治疗手段中最有希望的方法之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 blockade)通过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抑制通路,激活免疫细胞消灭肿瘤。虽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类肿瘤治疗中表现出了令人振奋的临床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会出现响应率低,个体化差异大等临床问题。如何基于特定的biomarkers以及计算模型,对于肿瘤患者进行有效的个体化的免疫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