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联手PD-L1抑制剂抗击实体瘤 罗氏达成合作
日前,由著名学者卢冠达教授联合创建的合成生物学公司Synlogic宣布与罗氏(Roche)公司达成临床开发合作,将探索Synlogic公司开发的SYNB1891,与罗氏的PD-L1抑制剂Tecentriq(atezolizumab)联用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效果。SYNB1891是一种使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设计的双重先天免疫激动剂。Synlogic计划在2019年下半年向美国FDA递交IND申请,让该公
近期结构生物学研究进展一览
2019年5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结构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1. Nat Microbiol:新结构生物学研究揭示病原体入侵宿主机制DOI: 10.1038/s41564-019-0427-4虽然导致胃癌、百日咳,军团病等危险性疾病的病原菌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利用相同的分子机制来感染人体细胞。细菌使用这种称为IV型分泌系统(T4SS)的
Nat Microbiol:新结构生物学研究揭示病原体入侵宿主机制
2019年5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虽然导致胃癌、百日咳,军团病等危险性疾病的病原菌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利用相同的分子机制来感染人体细胞。细菌使用这种称为IV型分泌系统(T4SS)的机器将有毒分子注入细胞,并传播基因对抗抗生素的杀伤。现在,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从人类病原体——军团菌嗜肺军团菌中揭示了T4SS的3D分子结构。这可能在将来能够为上述疾病开发精确靶向的抗生素。>
Mol Cell:新研究揭示关键蛋白的生物学机制
2019年5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格拉德斯通研究所的科学家对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过程——基因转录产生了重要发现。2013年,Gladstone的高级研究员Melanie Ott博士发现,在哺乳动物等复杂生物体的基因转录过程中,聚合酶的调控尾部也会发生另一种称为乙酰化的修饰。然而,到目前为止,没有人知道乙酰化是做什么的。“有很多证据表明磷酸化在许多不同物种的转录中起着重要作用
elife:光敏遗传学研究揭示免疫系统如何识别病原微生物?
2019年5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由弗莱堡生物学家Wolfgang Schamel教授和Wilfried Weber教授领导的一个小组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控制了特定蛋白质与T细胞相互作用的持续时间,从而显示了免疫系统区分自身和非自身分子。科学家们在《eLife》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免疫系统的功能是区分身体自身的细胞和病原体。为了保护身体免受疾病侵害,它必须识别并攻击这些病原
病毒纳米生物学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联合团队在病毒纳米生物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借助蛋白质的表观临界组装浓度控制病毒纳米颗粒(virus-based nanoparticles,VNP)组装,从而在其内部相容性包装外源物质的策略。相关工作3月21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Nano Letters(《纳米快报》)。在自组装蛋白纳米笼(如VNP、铁蛋白、细菌微区等
强强联合十余载,CST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助力科研;看今朝,CST再伸援手关爱未来
十年同舟,和衷共济 1999年,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的一位研究神经胶质细胞的教授,Michael J. Comb,因为在研究中找不到合适的磷酸化抗体,于是决定自己开发像他这样的研究人员需要的可靠抗体,以加速科学研究。随着第一支磷酸化抗体#9101的诞生,CST公司成立了。2008年,CST在中国设立全资子公司,紧跟本土科学家的研究需求,提供优质产品、全力支持和贴心服
利用蛋白质定向趋异进化策略在羟基酪醇生物合成研究获进展
在自然界中,具有混杂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能够趋异进化为活性更高或功能更专一的不同蛋白质。将趋异进化概念应用到蛋白质的定向进化工程改造中,能够将天然蛋白改造成为底物专一性各不相同的多种蛋白。定向趋异进化即是在定向进化和趋异进化理论上建立的一种重新设计酶的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工程学方法。羟基酪醇(Hydroxytyrosol),主要存在于橄榄属植物的果实和枝叶中,是一种天然的强抗
土壤动物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学功能取得进展
蚯蚓是土壤中主要的大型土壤动物,它们对于土壤中碳素的稳定、矿化以及氮素的周转等方面有重要的贡献。但是此前,大多的研究都停留在土壤物本身,而忽略了土壤动物肠道微生物在其宿主发挥这些生态学功能过程中的作用。土壤动物的肠道是土壤微生物另一重要的“栖息地”,是一个天然可移动的厌氧环境,为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土壤环境中,蚯蚓肠道通过取食不仅获得了其中含碳、含氮化合物,同时还摄
Nat Cell Bio:“镜像”合成生物学技术提高抗体分子的治疗效果
2019年3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的科学家成功地以镜像形式重建了生物分子。研究人员的目标是创建一个镜像人工蛋白质合成系统。他们的目标是生产镜像治疗蛋白,如抗体,这些蛋白质可以防止体内生物分解,并且不会引起任何免疫反应。几乎所有生物分子都存在两种不同的空间结构,它们彼此相关,如图像和镜像。这些分子称为对映体。就像一个人的右手和左手一样,它们不能相互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