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揭示细菌效应蛋白拮抗宿主抗细菌自噬的分子机理和细胞选择性自噬的通用机制

 真核细胞的经典自噬是细胞在营养缺陷时实现胞内物质循环再利用的重要信号通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噬通路也可以选择性地感知并抵御入侵的病原细菌,这一过程也被叫作抗细菌自噬或者异源自噬(Xenophagy)。2019年,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教授邵峰团队首次揭示了异源自噬的分子机制。细菌入侵宿主细胞后,细菌所在内吞泡上的V-ATPase感受到细菌感染引起

2022-02-28

PNAS:揭示口腔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抑制干扰素产生,增加病毒易感性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口腔上皮细胞产生的蛋白如何保护人类免受病毒通过口腔进入身体的细节。他们还发现,口腔细菌可以抑制这些细胞的活动,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2022-01-21

Sci Rep:鼻腔中存在的特殊细菌或会增加个体患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

来自格里菲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普遍存在于鼻腔中的细菌(肺炎衣原体)或能潜入大脑中并引发一系列导致阿尔兹海默病的事件。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肺炎衣原体或能通过鼻腔中的神经来侵入大脑中。

2022-02-27

PNAS:揭示口腔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抑制机体抵御病毒感染的保护力的分子机制

来自路易斯维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口腔上皮细胞所产生的蛋白质如何保护人类机体免受通过口腔进入身体的病毒的细节,此外他们还发现,口腔细菌或会抑制上皮细胞的活性,从而增加机体对感染的易感性。

2022-01-17

Cell Host and Microbe:肠道细菌噬菌体竟与人类执行力和记忆力有关,脑肠轴或增加新成员

   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身体被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在内的数万亿微生物占据,这些微生物被统称为共生菌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是一个由人体和共生菌群的多元复合体。人体肠道内寄生着大量细菌,这些肠道菌群的失衡,影响着人类肥胖、肠炎、自身免疫疾病、对癌症治疗药物的反应,甚至影响人类寿命等等。因此,有必要了解人类的肠道细菌以及感

2022-02-25

Biohaven/辉瑞Nurtec ODT(rimegepant口腔崩解片):首个亚太3期研究获得成功!

Nurtec ODT是一种速效口腔崩解片剂型的CGRP受体拮抗剂,靶向偏头痛的根本病因。

2022-02-15

细菌性阴道病(BV)和滴虫病新药!美国FDA批准Solosec(塞克硝唑颗粒剂):单次口服,治疗≥12岁患者!

Solosec是一种5-硝基咪唑类抗菌剂。细菌性阴道病是一种常见的阴道感染,滴虫病是最常见的非病毒、可治愈的性传播感染(STI)。

2022-02-21

Advanced Science:口腔种植免疫再生修复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陈泽涛研究员团队在权威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2020 IF=16.806)发表题为“Mesopore controls the responses of blood clot-immune complex via modulating fibrin network”的研究论文。提出通过基于纤维蛋白原分子结构设计介

2022-02-02

Science:揭示一种细菌光驱动氯离子泵的作用机制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保罗谢勒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对Nonlabens marinus的氯离子泵如何发挥作用有了详细的了解。相关研究结果于2022年2月3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

2022-02-06

Cell子刊:肠道细菌降解雄性激素,并与男性抑郁症有关

  睾酮是一种神经类固醇激素,也是最重要的雄性激素,它的降低是男性抑郁症的病因之一。正常情况下,睾酮被肝脏代谢并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后再次被重吸收入血,形成肝肠循环。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具有丰富的功能,科学家们也因此把它们称之为身体“器官”之一。睾酮的肝肠循环过程是否能被肠道菌群影响?武汉大学药学院刘天罡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李艳、王高华、刘忠纯团

202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