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提出膜受体内吞的新命运——内吞激活
近日,国际药理学顶级杂志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在线全文发表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子健教授课题组题为“The new fate of internalized membrane receptors: Internalized activation”的文章。细胞膜受体参与几乎所有生命活动,其功能异常是导致包括心血管疾病、肿瘤
住友制药依莫帕米结合蛋白(EBP)抑制剂DSP-0390进入首个人体1期临床!
EBP是一种参与胆固醇生物合成的内质网膜蛋白。癌细胞增殖对胆固醇的需求很高,抑制EBP预计会破坏胆固醇稳态,并诱导癌细胞死亡。
Nature子刊:将牙龈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与生物支架结合,可修复外周神经损伤
2021年10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修复外周神经的新方法将牙龈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gingiva-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GMSC)的再生能力与生物支架结合起来,使面部受伤后的神经得到功能恢复。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9月30日在线发表在npj Re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elacestrant 3期临床获得成功!
在总体人群和ESR1突变亚组人群中,与标准护理相比,elacestrant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
美国FDA批准艾伯维Qulipta:首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口服CGRP受体拮抗剂!
Qulipta的批准上市,将为偏头痛患者提供一种简单、每日口服一次、安全有效的预防性治疗药物。
研究揭示缩胆囊素受体识别配体和G蛋白选择性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蒋轶/徐华强团队、赵强团队、吴蓓丽团队、王明伟/杨德华团队和上海科技大学研究员赵素文团队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背靠背在线发表了题为Ligand recognition and G protein-coupling promiscuity of cholecystokinin
Nature:研究人员揭示谷氨酸受体GluK2的调控机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岩课题组/张凯课题组,与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教授石云课题组合作,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Kainate receptor modulation by NETO2的论文。该研究首次解析了GluK2-NETO2复合物抑制剂结合的关闭状态以及激动剂结合的脱敏状态结构,并结合电生理功能实验验证,揭示了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