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munications:揭示微管结合蛋白NuMA通过相分离调控纺锤体长度和动态性的分子机制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传茂教授实验室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NuMA regulates mitotic spindle assembly, structural dynamics and function via phase separation”的工作。该项工作发现纺锤体装配因子NuMA在有丝分裂期通过液
我国科学家揭示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结合受体的分子机制
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VEEV)是一种可以感染人类和所有马科动物的RNA包膜病毒,属于甲病毒家族,可以通过蚊子及气溶胶传播,引发进行性中枢神经疾病和并发症,严重可导致死亡。鉴于其能引发中枢神经疾病的危险性,VEEV被定为生物安全3级(BSL3)病毒。此病毒在南美洲有大量感染病例报道,目前尚无疫苗和有效治疗药物。国家“十三五”科技计划“蛋白质机器与生
Cancers:揭秘苦味受体在癌症发生进展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来自维也纳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苦味受体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他们发现,苦味受体或许应该被认为是化疗制剂的额外靶点。
阿斯利康Saphnelo在欧盟即将获批:首个I型干扰素受体抗体!
Saphnelo已在美国获得批准,是首个I型干扰素(I型IFN)受体拮抗剂,也是过去10年来美国FDA唯一批准用于SLE的新疗法。
Cancer Letters: 琥珀酸受体1抑制谷氨酰胺依赖的癌细胞线粒体呼吸
癌细胞通过代谢改变来满足其高增殖率的生物能量需求。琥珀酸是三羧酸(TCA)循环的中心代谢物,但也被证明是一种肿瘤代谢物,并特异激活琥珀酸受体1 (SUCNR1),这种受体在几种类型的癌症中都有表达。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揭示鲜味受体的编码逻辑
上海交通大学食品风味感知创新团队在《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中科院一区TOP)发表了题为“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umami receptors on the tongue and its signal coding logic based on taste
JEM:揭示免疫细胞受体和配体的调节机制或有望帮助开发治疗多种人类炎性疾病的新型疗法
来自东京理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深入理解了DCIR活性背后的分子机制;此前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缺失DCIR的小鼠会自发产生关节炎和代谢性骨骼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