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发布risdiplam治疗婴儿、儿童和成人SMA两年研究新数据
日前,罗氏旗下基因泰克发布了关键试验SUNFISH第1部分中2-25岁2型或3型脊肌萎缩症(SMA)患者接受risdiplam治疗两年的积极数据。探索性疗效分析的结果显示,与自然史数据相比,risdiplam治疗24个月后可显着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此外,一项针对此前接受过治疗的6个月至60岁各种类型SMA患者的试验JEWELFISH的12个月初步数
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配合做好进一步提升新冠病毒检测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
近期,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了关于配合做好进一步提升新冠病毒检测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保障局:为贯彻落实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和《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升新冠病毒检测能力,有序引导降低偏高的检测费用,支持实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
两部委发布《复学复课工作20问》权威回复防疫问题
截至6月9日,全国已有超过1.97亿学生复学复课,占在校生总数比例超过71%。随着复学复课人数不断增加,聚集性疫情风险仍然存在。针对复学复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教育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复学复课工作20问》。区域疫情未达到低风险的不开学《复学复课工作20问》明确,区域疫情未达到低风险的不开学、学校疫情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管理不到位和
华东师大发布多项脑研究新成果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院的胡谊教授及其团队,采用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成像(functional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fNIRS)的大脑超扫描技术,对教学材料所引发的学生偏好,教师呈现材料的方法,以及师生之间的大脑同步,进行深入研究。华东师大发布多项脑研究新成果目前,在线教育是大中小学校的主要教学活动形式。学生
LEAF先导抗癌药LEAF-140临床前研究结果发布
L.E.A.F. Pharmaceuticals LLC(简称LEAF)宣布,该公司先导抗癌药LEAF-1401的临床前研究结果已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的2020年线上虚拟年会上正式发布,本届年会于不久前的5月29日至31日顺利召开。使用LEAF-1401进行治疗后的结果显示,与已经获批的抗癌药培美曲塞(Alimta,中文名称:力比泰)相比,转变成五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全文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作出部署,要求着力提升检测能力,尽力扩大检测范围。加强核
治疗RA 吉利德发布Filgotinib两项3期临床52周数据
日前,吉利德科学与Galapagos公司共同宣布了,filgotinib治疗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两项三期临床试验FINCH 1和FINCH 3的第52周数据。结果显示,经过52周的治疗,filgotinib在RA患者中展现出持久的疗效与一致的安全性。FINCH 1研究针对甲氨蝶呤响应不足(MTX-IR)的中度至重度活动性RA患者,在
辉瑞口服JAK1抑制剂发布完整3期临床结果 显著缓解皮炎症状
辉瑞(Pfizer)公司今天宣布,该公司开发的JAK1抑制剂abrocitinib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第二个关键性3期临床试验的完整结果在JAMA Dermatology上发布。Abrocitinib是一种研究性口服JAK1抑制剂(每日一次),在12岁及以上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患者中的使用。与第一项3期单药治疗研究一致,两种剂量的abrociti
《自然》发布迄今最大规模人类遗传变异体数据库
今日,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的最新一期如约上线,登上封面的主题是“基因组聚集数据库(gnomAD)”。这份由多国研究者联合发展起来的公开目录,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人体遗传变异体数据库,汇集了超过14万人的基因组测序或外显子组测序数据。在本期《自然》杂志上,一共发表了4篇相关论文。此外,在Nature Medicine、Nature Communic
新型CXCR4拮抗剂联合Keytruda胰腺癌IIa期结果发布
日前,专注肿瘤学药物研发的生物制药公司BioLineRx宣布,评估先导药物CXCR4拮抗剂motixafortide(BL-8040)与Keytruda和化疗联合治疗胰腺癌的IIa期COMBAT/KEYNOTE-202研究结果发表于知名医学期刊《自然医学》。PD-1抑制剂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的治疗作用有限,这突显了同时靶向替代途径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