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Genetics:科学家发现DNA复制叉移动速度是细胞命运变化的基础
细胞的全能性在早期胚胎发育中出现,但其分子基础的特征仍不明显。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DNA复制叉移动速度是细胞命运变化的基础,并促进细胞重编程。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Genetics》上,题为:DNA replication fork speed underlies cell fate changes and promotes rep
JNCI:新型药物组合策略或有望增强肝癌患者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来自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治疗肝细胞癌的新型疗法策略,其或能在使用多激酶抑制剂药物之前,首先利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来处理肿瘤,从而有望帮助治疗患这种致命性疾病的患者;研究者指出,这种新型顺序方法(sequencing approach)或能增强双重药物疗法的治疗效率,并有可能降低长期使用药物的程度,从而减少患者毒性药物的暴露。
Nat Genet:延缓DNA复制叉速度可导致细胞命运变化和增强细胞重编程效率
鉴于DNA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的分子特性对调节DNA复制至关重要,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和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着手研究体内全能性细胞和体外培养中的全能样细胞(totipotent-like cell,即类似于全能性细胞的细胞)的复制叉动态。
《自然·癌症》:放疗会诱发中性粒细胞组织修复相关反应,促进癌症转移
目前,放疗是肿瘤患者最常规且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约60%癌症患者会接受放疗。随着放疗技术设备及影像技术的更迭,放疗的有效性及可靠性越来越高。尽管如此,放疗过程中对于健康组织的误伤仍然不可避免。组织损伤首先带来炎症反应,但后期就需要启动组织修复。组织修复(再生)需要抑制炎症免疫反应,这跟肿瘤免疫抑制的微环境相似。然而,放射损伤-修复微环境与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仍
C型尼曼-匹克病(NPC)新药:首创热休克反应诱导剂Miplyffa(arimoclomol)撤回欧盟上市申请!
目前,仅有一种NPC治疗药物miglustat(麦格司他),已在中国上市。
PNAS:正念冥想能够激活免疫反应,可用来防治免疫相关疾病
冥想(也称正念冥想)是一种精神“锻炼”的方法,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从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在西方普及。近几十年来,公众对冥想的关注度日益飙升,因为它已经成为一种帮助人们改善睡眠、控制专注力、减轻压力和提高整体幸福感的流行方法。2011年,哈佛医学院 Sara Lazar 等人首次证实为期8天的冥想可以使与记忆、自我意识、同理心和压力相关的大脑区域发生可测量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研究揭示昆虫病原真菌协同作用诱导玉米防御反应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粮食作物害虫监测与控制创新团队揭示了球孢白僵菌和棘孢木霉菌协同作用通过激发抗氧化剂和植物激素信号增强了植食性害虫取食诱导的玉米防御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科学前沿(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上。亚洲玉米螟一直是威胁玉米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对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需求的日益
揭示李斯特菌逃避免疫反应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机制
一些高致病性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菌株具有更大的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能力。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巴黎城市大学、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和巴黎公共医院网络(AP-HP)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让感染了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的细胞能够逃避
《细胞》子刊:复旦团队发现,肠菌代谢物TMAO能够加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
红肉中所富含的左旋肉碱,经肠道内某些菌群消化后会产生三甲胺-N-氧化物(TMAO)[3]。而这TMAO,能够抑制血液中胆固醇的降解,使得胆固醇只能沉积在动脉血管壁,导致血管壁加厚、硬化。血液中过高水平的TMAO在动脉粥样硬化等CV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4]。但这回,谁承想,阻止咱们吃红烧肉、捣鼓心血管的TMAO,居然会在免疫治疗
Nature Human Behaviour:人类大脑速度在60岁前不会下降
心理速度(Mental speed),是我们大脑处理需要快速决策的问题的速度。普遍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或刺激所需的时间一般也会变长。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的心理速度在20岁左右的时最快,然后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Human Behaviour 期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