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曹雪涛课题组揭示m6A介导的细胞代谢重编程抑制病毒感染机制
2019年9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病毒感染可以调节宿主细胞的代谢,从而影响病毒的存活或清除。RNA修饰,特别是最为常见的哺乳动物mRNA修饰---N6-甲基腺苷(m6A)---能够调节基因表达和病毒感染。比如,m6A甲基转移酶复合物组分METTL3/14限制寨卡病毒产生,而m6A去甲基酶ALKBH5和FTO增强这种病毒的产生。在病毒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中,由m6A修饰介导的细胞代谢重
研究揭示代谢组生物标记物与肾功能下降及高尿酸发病风险的关联关系
最近,国际临床医学研究期刊《美国肾脏病学会临床杂志》(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和《关节炎护理与研究》(Arthritis Care & Research)先后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林旭研究组和中科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曾嵘研究组合作完成的系列研究成果。首次在人群队列中揭示了特定氨
Mol Bio Evo:基因组学研究揭示细菌抗生素耐药性如何在不同物种间传播
2019年9月18日 讯/生物谷BIOON/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克莱姆森大学的研究者们记录了人体内寄生菌所产生的抗生素耐药性基因向其它物种内寄生菌横向传播的趋势。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人群患有各种人畜共患病,这些疾病通常通过食物,水或与动物直接接触传播,而直接导致疾病发生的病原菌则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炭疽等。对此,研究员Richards认为,人类体内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出现最有可能是由于过度使用
Cell: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揭示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为何对免疫疗法没有反应?
2019年9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解释了为何超过一半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对癌症免疫疗法没有反应,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蛋白质图谱绘制)回答了目前他们迫切想要知道的一个问题,即为何免疫疗法对黑色素瘤患者有很大帮助,但对60%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却没有影响。图片来源:Wikimedia C
Nat Commu:从基因表达和代谢组学层次揭示疫苗引发免疫反应差异的原因
2019年8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Walter Reed Army Institute of Research,WRAIR)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利用单细胞RNA测序和代谢谱技术,对疫苗诱导的T细胞免疫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尽管有许多疫苗可以诱导和扩增T细胞(机体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关键部分),但在决定T细胞反应的大小、多样性和持久性方面,科学家们对其中的细节还不清楚。
研究人员绘制肝癌药物基因组学“蓝图”
8月1日,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Cell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惠利健研究组、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亦学研究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张海斌研究组以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施晓雷合作的题为A Pharmacogenomic Landscape in Human Liver Cancers 的研究论文。该工作报道了目前最大的肝癌细胞模型平台和最详细
宏基因组&代谢组学:两大组学共同揭示结肠直肠癌中肠道菌群的阶段特异性表型
近期,日本大阪大学 Shinichi Yachida 及其研究团队在医学著名期刊 Nature Medicine (IF=30.641)上发表题为“Metagenomic and metabolomic analyses reveal distinct stage-specific phenotypes of the gut microbiota in colorectal cance
Nature:利用单细胞转录组学揭示成神经管细胞瘤不同亚型的细胞组成
2019年7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成神经管细胞瘤(medulloblastoma)是一种恶性儿童小脑肿瘤类型,包含不同的分子亚型。成神经管细胞瘤已被分为四种不同的分子亚型:WNT和SHH(均由它们的同名基因发生的突变驱动),组3和组4。组3和组4占所有成神经管细胞瘤病例的60%,但是也最少被人理解的。这部分上是因为当前没有在遗传上准确地模拟组4的实验室模型。此外,尽管这些亚型的基因组
BMC Medicine:类靶向方法研究六个欧洲儿童队列尿液和血清代谢组
人类在生命早期(胎儿期、幼儿期、儿童期等)的生长环境和饮食习惯与一生的健康情况息息相关。尿液和血清代谢物可以直观的反映出人体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对尿液和血清代谢组学的分析可以系统地阐明环境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然而,目前缺乏对儿童人群进行大规模尿液和血清代谢组学的研究。2018年11月8日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 Chung-Ho E. Lau 团队于 BMC Medicine(IF=
6小时识别病原菌的纳米孔宏基因组学方案
近日,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的Justin O'Grady博士和Earlham研究所的科学家成功开发了一种宏基因组学检测的研究方法。该优化后的研究方案针对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可从临床呼吸道样本中去除高达99.99%的宿主核酸,并利用纳米孔测序的实时检测在6小时内准确识别病原体和抗生素抗性基因。《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7月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登了该项研究。细菌性下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