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ancer Res:华人学者发现结肠癌新靶标

2019年2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结肠癌是美国第三大常见癌症和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的原因,因此急需发现新的细胞靶点用于支持药物开发。图片来源:Cancer Research近日来自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代谢组学的方法发现氧化偶氮甲烷(AOM)/右旋糖酐硫酸酯钠(DSS)诱导的结肠癌小鼠血浆和结肠中的环氧脂肪酸(EpFA)的含量都升高了,EpFA是由细胞色素P450

2019-02-28

12位华人学者当选2019年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

日前,美国微生物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Microbiology,AAM)正式公布了2019年度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入选名单,共有109名科学家当选,包括12位华人学者。美国微生物科学院是生命科学领域中全球最大且历史最悠久的会员组织“美国微生物学会”的下设机构之一,处于国际微生物学科的领导地位,当选院士的科学家中不乏诺贝尔奖、拉斯克奖和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据了解,此次当选

2019-02-04

著名华人企业家季红俊博士开创“改变游戏规则”的非病毒CAR-T技术

 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化学专业的季红俊,八十年代便只身来到美国学习,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动物生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全心投入到了生物制药的研究中去。毕业初期,由于没有资金,他租用了一个车库,建立了标准实验室,并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生物制药科研生涯。在这个100平米的实验室里,一呆就是五年,这五年间,他阅读了大量的金融投资类书籍,自学金融知识。五年后,季红俊所在的stratagene公司2001

2019-02-01

华人学者发现它们竟会放出“无人机”,麻痹免疫系统

 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一项来自华人学者的重磅研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徐小威教授与郭巍教授的主导下,一支跨国科研团队发现了癌细胞不可思议的狡猾一面——为了抑制免疫系统,它们竟会放出“无人机”去远程干扰免疫细胞的活性!我们知道,免疫疗法是最近兴起的重磅抗癌疗法。它所针对的是PD-1/PD-L1通路。PD-L1是癌细胞表面表达的一种分子,它能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因此,这些癌细胞往

2018-11-21

Cell:华人科学家加快和简化2018年获得诺尔贝化学奖的定向进化技术

2018年11月10日/生物谷BIOON/---在一个称为定向进化(directed evolution)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对生物分子进行重新改造以便寻找发挥着有益新功能的新型生物分子。这个领域正在彻底改变药物开发、化学工程和其他应用,但是要实现这一点涉及艰苦的和耗时的实验室工作。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人员报道他们让活细胞完成大部分的繁重工作来加快和简化定向进化。通过将经

2018-11-10

Cell Metab:华人科学家发现肥胖促进乳腺癌的重要关联分子

2018年11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点:A-FABP在循环系统中的水平在肥胖相关乳腺癌中升高可溶性A-FABP会促进乳腺肿瘤的干性和侵袭性A-FABP诱导的ALDH1活性依赖IL-6/STAT3信号途径A-FABP缺失能够解除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和乳腺肿瘤发育之间的联系众所周知,肥胖能够增加多种癌症的患病风险,其中包括乳腺癌。虽然科学家们在探索肥胖与癌症的关系方面已经取得许多进

2018-11-07

Science:著名华人学者庄小威再发力作,构建出下丘脑视前区的细胞空间图谱

2018年11月6日/生物谷BIOON/---科学家们早就意识到为了研究大脑,就必须了解组成大脑的细胞。如果获取一块大脑组织,研究组织中细胞表达的基因,这可发现大脑组织中存在多少种细胞类型,但是这仍然会留下一大大问题:为了研究这些细胞表达的基因,需要将它们从大脑组织中脱离下来,然而,这会丢失宝贵的信息---它们是如何在组织中组装在一起的。因此,如果人们想要真正地理解大脑,就需要了解大脑中的细胞所在

2018-11-06

华人科学家顾臻团队“联合细胞递药”治疗白血病

华人科学家顾臻教授长期致力于智能递药体系的创新研发,已先后开发出包括“智能胰岛素贴片”、“癌症免疫疗法贴片”、“减肥贴片”在内的多项新技术。近日,其团队再发新成果,首次提出了一种“细胞联合递药”技术!动物试验表明,该技术可将抗癌药PD-1抗体成功运送至骨髓处,提升药效,并显著抑制病情复发。《自然》杂志子刊《自然·生物医学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刊登了一

2018-11-04

华人女科学家曹颖教授获2018麦克阿瑟天才奖

 近日,麦克阿瑟奖(MacArthur Fellows)公布了2018年的获奖者名单,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华人女科学家曹颖(Doris Tsao)教授入选榜单。这名神经科学家的突破性工作,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灵长类动物大脑如何感知这个视觉世界。麦克阿瑟奖又被称为“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奖者需具有卓越的创造力,并能通过一系列重要成就影响未来。今年一共有25位来自艺术和科学等领域的杰出人才获此殊荣。麦

2018-10-11

华人科学家陈列平与诺奖失之交臂 专家:原因有三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当地时间10月1号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最终获得了这一奖项。尽管两人的获奖实至名归,但华人科学家陈列平与诺奖的擦肩而过,同样让我们感到十分遗憾。其实许多媒体和学者与评委会产生的分歧主要在于,日本科学家本庶佑虽然发现了PD-1抗体推开了肿瘤免疫研究的大门,

2018-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