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医院研究发现骨关节术后感染防治新策略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骨关节外科岳冰课题组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尖端科学》(Advanced Science ,IF= 15.8) 在线发表关于利用临床上最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商品名如扶他林、戴芬等),治疗骨关节术后感染常见耐药菌MRSA(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新研究成果,证实了该药物能够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协同抗菌效
15价肺炎疫苗!默沙东V114儿科临床项目2项3期研究获得成功:达到主要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终点!
V114由来自15种血清型的肺炎球菌多糖与CRM197载体蛋白结合而成,包括22F和33F血清型。
利用X线胸片人工智能诊断新冠肺炎的研究成果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表
近日,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林天歆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表题为“A deep-learning pip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discrimination of viral, non-viral and COVID-19 pneumonia from chest X
老药新用,辉瑞的这种药物或能有效对抗新冠肺炎
随着2019年末COVID-19疫情的爆发,SARS-CoV-2已在全世界蔓延,但由于新药研发周期长,尚需大量临床试验验证其安全性,因此“老药新用”成了新冠肺炎药物开发的主流途径。辉瑞“Vizimpro”脱颖而出大量研究发现,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与SARS-CoV-2具有一定的相关性,SARS-CoV-2或可通过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
日本完成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活体肺移植手术
日本京都大学医院当地时间4月8日称,为一位已持续治疗约3个月的新冠肺炎患者移植了由家属提供的肺,为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活体肺移植在世界上尚属首例。据京都大学医院介绍,接受肺移植的是一位居住在关西的女性患者。该患者去年年底感染新冠病毒,呼吸状态恶化,于关西的一家医院就医,治愈后核酸检查结果为阴性,但由于后遗症,其双肺都萎缩变硬,没有恢复的希
新加坡陈笃生医院研发防跌倒感应系统可预测患者何时下床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陈笃生医院研发设计一套智能系统,利用热感应器识别患者下床前的特定动作,并在15秒内发出警报,呼叫值班护士在患者下床前赶到病床,以防患者摔倒。当热感应器识别到护士到达床边,会自动停止警报,整个过程免接触、自动化,且电脑屏幕上只有热感应图,不会显示患者影像,以保护隐私。据报道,医院之前使用重量感应垫或病床内置的重
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修订版)
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组织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接种疫苗后多数人员会产生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为进一步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卫健委组织专家重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相关内容进行了完善: 一是明确提出新冠肺炎的诊断原则,即: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百济神州携手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博鳌肿瘤创新研究院,共同启动市县级肿瘤日间诊疗阳光行动
2021年4月16日,百济神州是一家处于商业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和商业化创新药物。今日,百济神州宣布在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的指导和支持下、与博鳌肿瘤创新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启动市县级肿瘤日间诊疗阳光行动,推进实现国家肿瘤的急慢分治、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与患者生活质量。
上海冬雷脑科医院成立帕金森一站式诊疗中心,助力帕金森“早筛、早诊、早治”
为推进长三角地区帕金森病的研究与诊治,使帕金森患者能得到一站式及时诊疗,4月9日由上海市青浦区卫健委主办、上海冬雷脑科医院承办的“长三角帕金森学术研讨会暨帕金森中心成立仪式”在上海冬雷脑科医院举行。应邀参加会议的有上海瑞金、东方、九院、市一、中山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的有关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上海青浦、长三角地区有关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每年
比利时医院研发3D骨骼扫描技术
比利时根特大学医院放射科专家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射线的情况下,得到了3D CT骨骼扫描影像,成为全球首创。该医院与荷兰软件公司一道,历时三年,结合CT和核磁共振的优点,使用对人体无害的MRI无线电波进行扫描,经软件处理后将图像转化为CT级别影像。医院放射学教授Lennart Jans表示,在软件辅助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在一个半小时内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