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带量采购政策下:以价换量,竞争加剧,医药行业格局加速重塑
近年来,中国医药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4+7和新药加速审批”等政策的推出,制药企业正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2019年4月18日,安永正式发布2019年首份医药行业研究报告《中国医药改革背景下,跨国药企的战略应对》(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对跨国药企在面对中国医药市场波澜起伏,快速多年的政策经济环境下,如何做出战略调整,制定并实施高效的转型举措进行了分析和预测。“4+7”政策后,企
MAH制度对医药研发外包行业有何影响?
MAH制度的核心是将药品上市许可与药品生产许可分离,让医药市场各要素灵活流动,对医药研发外包(CRO)的影响尤为显着。一、MAH制度的特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制度是国际较为通行的药品上市、审批制度,是一项与世界接轨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捆绑”管理模式下出现的问题,从源头上抑制制药企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新药研发的积极性,促进委托生产的发展,推进我国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图
前沿设计引爆医药行业,InnoPack China 6月盛装登场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许多高新技术和创新设计材料正逐渐融入医药包装与给药系统之中,并助力制药企业实现给药途径和方式的优化、提升药效和患者的依从性。2019年6月18-20日,世界医药包装中国展(InnoPack China)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5馆举办。2019年6月18-20日,由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CCCMHPIE)、欧洲博闻展览咨询有限公司(UBM EMEA)主办,上海博华国际展览
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公布 医药行业重点来了!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在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中,医药行业接下来的工作重心将会在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强化疫苗全程监管、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等方面。看点如下:一、2018年工作回顾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稳步推进分级诊疗;提高居民基本医保补助标准和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加快新药审评审批改革,17种抗
医药行业SFE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SFE行业,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在2015年之后,以电商领域为代表,大数据带来的智能推荐开始对各行各业都产生影响之后,SFE领域的一些新的概念也层出不穷。于是乎,很多新兴资本也开始关注“大数据X销售有效性”的项目,特别是在医药这种“朝阳”行业。但很多药企,即使是一些跨国性的大药企,SFE在企业内部作为一个帮助绩效改良的支持性部门,其职能却很难跨越“绩效设计”这一步。并且,更悲剧的是
3月起这6大政策将会影响行业、所有医药人
3月起,这些政策将会影响行业、所有医药人。▍3月起,河南省取消基药限制近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文《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采购使用工作的通知》(豫卫药政【2019】2号),明确河南省将取消基层医疗机构采购非基药的限制,基药制度执行初期允许增补部分非基药。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药品使用总金额的比例不低于70%。并自2019年3月1日起执行。▍3月,国家辅助
2019年医药行业十大预测:变化加速 不可逆
2018年,发生了许多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上看来虽似只是开了一个肇端,但实际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2018年上半年得益于医药行业增速回暖,新医改深化背景下诸多利好政策落地,医药行业获得明显超额收益。然而,这一年的冬天格外漫长,好像从夏天开始:中美贸易战开打,波及一向以防御性见称的中国原料药、制剂、生物制药;资管新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正式
从微软、亚马逊等进入医药零售行业管窥美国医药产业变化
美国医药零售市场近来热点事件颇多。2019年1月,微软宣布与美国第一大连锁药店集团沃博联(Walgreens Boots Alliance,WBA)达成合作;2018年11月,美国药品零售巨头CVS Health宣布对安泰保险(Aetna)收购达成,交易金额达700亿美元;2018年9月,信诺保险(Cigna)对全美最大的独立PBM及药品零售公司快捷药方(Express Scripts)收购获批准
2018年终盘点:医药行业政策盘点
前言2018年已经匆匆过去,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改革政策相继出台、实施,如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成立、“两票制”的推行、一致性评价的贯彻实施及“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等,相信这些举措在推动我国医药政策健康发展的进程中将会起到示范指导作用。当然,在任何改革方案中,不可能完全兼顾各方利益,但只要是对绝大多数国民有利的政策,就是一项优秀政策。那么下边编者就为您盘点一下2018年我国医药行业的
医药生物行业分析系列——制药研发外包CRO
回顾2018年CRO行业:截止2018年12月28日,过去一年沪深300指数下跌25.81%,化制剂下跌28.96%,CRO上涨6.47%,CMO行业下跌13.07%,CRO行业相比沪深300具有较好的市场表现。在估值方面,制药研发外包服务业的PE中位值为40.28倍(TTM),PB中位值为3.73倍(MRQ),均低于历年的最低值49.54倍的PE和10.04倍的PB,处于历年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