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利用金属纳米粒子研发定位成像药物载体
据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消息,该学校生命化学工学院研究团队利用重金属和蛋白质相互作用成功研发金属纳米粒子的合成技术,同时利用该技术研制出定位成像的药物搭载体。现有的物理化学方法合成金属纳米粒子难以在生物体内使用。普遍研究方向是通过生物技术将还原力强的蛋白质对金属纳米粒子进行生物合成。但进行生物合成的微生物对金属种类和浓度限制较多
麻省理工学院研发新一代纳米仿生发光植物
近期《科学进展》杂志刊发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人员论文,介绍了新一代纳米仿生发光植物的相关情况。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们将特制纳米颗粒嵌入植物叶子里,使其成为可用LED充电的发光植物。在充电10秒后,植物会发出数分钟的亮光,且可反复充电。这些纳米颗粒含有萤火虫中的萤光素酶,将功能性纳米颗粒插入活体植物以产生新功能属于“植物纳米仿生学
科研人员研发出磁共振脑影像一键式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平台
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有关认知、情绪、发展和脑功能障碍的脑科学研究中。然而,传统的基于三维体空间的磁共振分析方法可能导致部分容积效应,即一个三维的脑区可能同时包含来自灰质、白质,甚至脑脊液的信号。研究发现人类脑功能是以大脑皮层表面的形式组织起来的,因此
生物医药蓬勃发展,默克与生物谷携手共建高价值人才输送平台
在新冠大流行的背景下,全球生物制药行业正蓬勃发展。据中信建投资证券发布数据显示,预计2019年到2030年,全球生物药市场空间将由2860亿美元增至7680亿美元。
未来正来|诺奖得主领衔,千名业界精英齐聚,共话生物医药新风口
2021年10月16日中国 · 杭州由萧山区人民政府主办,杭州空港经济区,萧山区投资促进局协办,浙江健新原力制药有限公司承办,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BA)共同参与筹办的2021新原力论坛于壮丽钱塘江畔拉开大幕。
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如何扬帆破浪?下一代生物技术或成新型增长点!
在新冠大流行的背景下,全球生物制药行业正蓬勃发展,而中国生物医药市场正在经历以创新引领的行业变革,影响力正在触及全球。据中信建投资证券发布数据显示,预计2019年到2030年,全球生物药市场空间将由2860亿美元增至7680亿美元,而我国生物药市场空间增速将达到41%的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