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盘点】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每年,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一些重要的评奖都会陆续展开,以表彰在这个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在这些评奖中,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尤为人所看重。

2022-12-27

顶尖专家共聚云端展望智能医学新趋势 !2022上海智能医学论坛暨第五届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论坛召开!

2022年12月4日,“2022上海智能医学论坛暨第五届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论坛”成功召开。

2022-12-05

协和医学院李晋磊等人发现,中年时期体重先上升再下降,痴呆症风险大增

经过进一步探索,研究团队发现其中一个亚组,其BMI指数最初(50岁前)呈上升趋势,随后(50岁后)呈下降趋势,似乎是BMI指数下降与痴呆症关联的核心,相比,这种情况下,痴呆症风险最高。

2022-12-21

《自然·医学》:AD血液生物标志物大PK!p-tau217脱颖而出

本研究评估了多种血液AD生物标志物在AD早期阶段患者中与Aβ病理变化的相关性,并评估了这些生物标志物在纵向变化上与Aβ病理、认知功能和脑萎缩纵向变化的相关性,识别出了p-tau217这一可有效反应Aβ

2022-12-14

《科学·转化医学》:癌细胞“断糖”,免疫治疗更强!

肿瘤微环境中大量存在的唾液酸聚糖可与TAMs表面的Siglec-E结合,促进其发生M2极化,靶向唾液酸聚糖-Siglec轴就可以解除这种免疫抑制性微环境,促使TAMs发生M1极化,增强CD8+T细胞功

2022-12-02

《自然·医学》:最简单的运动延寿方式,找到了!科学家首次揭示,每天3分钟的间歇性剧烈生活方式或体力活动,与死亡风险降低40%相关

相对于对体力、时间或者场地有要求的各种剧烈运动来说,这种间歇性剧烈生活方式或体力活动在生活里可以分分钟拿下,在疯狂赶路或者坐不上电梯爬楼的过程中,即可顺手获取可观的潜在健康收益。

2022-12-14

BJC: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团队发现预测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液体活检标志物!

这项研究为T1期ESCC患者LNM的微创或无创诊断提供了一个新的标志物——miR-20b-5p,为T1期ESCC患者选择治疗策略和预测预后情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参考。

2022-12-06

《自然·医学》:总生存时间延长127%!科学家发现预测肠癌治疗效果的新基因!

总的来说,该研究揭示了RNF43突变在预测治疗反应和患者生存期方面的价值。在mCRCBRAF-V600E患者群体中,RNF43功能缺失突变的发生与ORR的改善相关。

2022-11-23

颜宁即将全职回国,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

颜宁主要从事与疾病相关的重要膜转运蛋白、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工作机理及膜蛋白调控胆固醇代谢通路的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

2022-11-03

《自然·医学》:MSKCC发布肺癌液体活检重磅成果!大型国际队列证实,ctDNA可有效预测非小预后并指导靶向治疗

近年来,受益于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了极大改善,这也主要依托组织测序的广泛应用,但在真实世界中,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进行组织测序的患者很多[1-3],

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