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O.R:北京生科所解析表观遗传学
2011年11月4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朱冰实验室在EMBO Report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model for mitotic inheritance of histone lysine methylation”的文章,报道了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中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的重建和保持的机制。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修饰参与多种以染色质为模板的生物学过程的调控。新装配入染色质的组蛋白几乎不带有甲基化修饰。
NAR:开发首个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遗传学数据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复杂疾病,尤其是精神疾病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王晶研究员课题组成功开发了国际上首个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遗传学数据库(ADHDgene),致力于为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关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研究的遗传学数据,在呈现其遗传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后续ADHD的遗传学研究提供重要基础。
PNAS:陶伟等表观遗传学研究获进展
5月8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陶伟课题组和德国国家癌症研究所Ingrid Grummt教授合作的在表观遗传研究方面的成果。 细胞需要持续不断的核糖体合成来保证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RNA是由RNA聚合酶I来转录的,核糖体基因的转录水平主要由表观遗传机制来控制。
PLoS ONE:解读“蓝壳”鸡蛋的遗传学
蓝壳鸡蛋的外观美观又美味, 蛋壳硬度和强度比一般的褐壳鸡蛋高,是最新的美食时尚并在各大超级市场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近来,诺丁汉大学的科学家们揭示了,到底是什么把蛋壳变成了这种非一般的颜色。
BMC Genomics:瑞典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变化具有可遗传性
家鸡由于人的驯养基因组功能产生了快速而广泛的改变。近日,瑞典林雪平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证实这些改变是可遗传的,尽管它们并未影响到DNA结构。相关论文发表在BMC Genomics杂志上。 人类把红原鸡(Red Junglefowl)作为家禽饲养已经有8000的历史。从进化上来看,数量巨大的、各种不同颜色、外形、大小的家禽几乎是在某个有记录的时间突然出现的。
Nature:LITE杂合系统在光遗传学上的应用
Feng Zhang及同事将可定制的TALE DNA结合域与光敏“隐花色素-2”蛋白及其来自拟南芥的相互作用伙伴CIB1结合在了一起,从而生成了一个光遗传“双杂合”系统(他们将其称为LITEs,即“光可诱导的转录效应物”)。LITEs不需要其他辅因子,容易被定制来以很多位点为目标,并且还能快速地、可逆地被激活。它们还可被打包到病毒载体内,定向输送到特定细胞类群中。
Genome Med:老年黄斑变性(AMD)遗传学基础
老年黄斑变性是全世界范围内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中,在那里绝大部分病人没有已知治疗或治愈的方法。一项新研究确定了表达水平可鉴定AMD患者及其亚型的基因。 据估计,6.5%的40岁以上的美国人都患AMD。有一种可遗传的遗传危险因素,对于吸烟者和暴露于紫外线光的人风险也增加。全基因组研究表明,涉及先天免疫系统和脂肪代谢的基因也与这种疾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