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研究显示蚯蚓前列腺体外培养效果奇佳,或为前列腺疾病治疗带来新方向
研究成功维持蚯蚓前列腺体外存活超200天,证明其稳定性。该前列腺后叶切除后45天可完全再生,丙戊酸处理能加速至12天,为再生研究和药物筛选提供了新的可行模型。
2025-02-19
《自然》:心衰治疗变革在即!科学家开发全新利钠肽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受限少、半衰期长
REGN5381作为一种长效NPR1激动剂,在动物和首次临床试验中均展示了其强大的治疗潜力。REGN5381能够持久降低静脉压力,可以避免频繁输注的困扰,并且不产生显著的副作用。
2024-09-18
靶向结直肠癌干细胞的创新治疗策略!APSB:LXH-3-71分子胶介导PHGDH降解
本研究揭示了PHGDH在结直肠癌干细胞中的关键作用,并证明通过分子胶介导的PHGDH降解可以显著削弱结直肠癌的干性和恶性表型。
2024-09-18
Cancer Cell:邹伟平团队揭示衣康酸转运蛋白SLC13A3赋予肿瘤铁死亡抗性,削弱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该研究确定了肿瘤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之间通过SLC13A3-衣康酸-NRF2-SLC7A11信号轴的相互作用。
2024-11-19
司美格鲁肽治疗MASH III期研究第1部分成功,将于明年申请新适应症
2024-11-17
Science子刊:发现治疗纤维化疾病的新靶点!抑制MERTK有望逆转肝脏、肾脏和肺部纤维化
韦斯特米德医学研究所的Ziyan Pan博士及其同事们发现了纤维化的新线索,以及这种破坏性疾病是如何在以普遍纤维化瘢痕为特征的器官中通过正反馈循环得以维持的。
2024-09-25
Cell子刊:柳光宇/江一舟/龚悦团队揭示三阴性乳腺癌免疫逃逸新机制,并提出潜在治疗策略
研究结果表明,D-木糖调节的PSMB9依赖性通路控制着肿瘤的固有免疫原性,因此也控制着对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ICB)的敏感性,这可能为促进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由冷向热”转变提供了新方法。
2024-11-13
Cell:男性成纤维细胞的年龄相关变化增加了治疗抵抗性黑色素瘤的产生
利用遗传或重组蛋白方法提高 BMP2 的产量会使黑色素瘤细胞更具侵袭性,并对靶向抗癌疗法产生抗药性。在雄性和雌性小鼠中,使用天然抑制剂阻断BMP2的产生会使它们对抗癌疗法更加敏感。
2024-09-24
Cell子刊:山东大学初波团队等揭示抵抗铁死亡新机制,为肝损伤治疗带来新靶点
该研究团队阐明了类固醇代谢物17-OH PREG通过GPR56/ADGRG1途径抵抗铁死亡的新分子机制,并首次揭示了GPCR和相应的信号传导调控的铁死亡在临床治疗中的潜在重要作用。
2024-10-11
Immunity:张毅团队揭示CD8+ T细胞磷脂代谢在提高免疫治疗疗效中的作用
这项研究为将来以T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干预和改造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靶点,张毅教授表示,如何通过改变PLPP1的表达提高免疫治疗效果,是未来研究的主要关注点。
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