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ancer:信达生物发表PD-1/IL-2双抗部分临床前研究结果
信达生物制药集团高级总监何开杰表示:非常高兴这项基础研究的结果能够被学术同仁认可并发表在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上,这也很好的体现了信达国清院一直以来坚持科研创新的理念。
Nat Microbiol:利用完整HCMV病毒颗粒的空间蛋白图谱揭示疱疹病毒HCMV如何欺骗人类宿主细胞
疱疹病毒非常狡猾:一旦感染,就永远无法摆脱它。这是因为疱疹病毒会终生潜伏在人体内的某些宿主细胞中。几乎每个成年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携带了九种不同的人类疱疹病毒中的至少一种。由于年龄、压力或免疫系统减弱,疱
研究揭示精氨酸甲基化酶PRMT3负调控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机制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肖武汉团队利用多组学技术,筛选到一系列调控鱼类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的重要因子(包括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3)。初始研究发现,PRMT3的表达受病毒感染的调控,而PRMT3负调控
成立仅两年,渤健前高管创立的基因疗法初创关停
在成立不到两年后,非病毒基因疗法开发商 Intergactic Therapeutics 由于现金不足,宣布关停,并解雇了所有员工。
洪佳旭/蔡宇伽:复旦眼耳鼻喉科医院国内首个基因编辑治疗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结果出炉
这些初步临床结果表明,HELP可能是限制人类角膜中HSV-1复制的有效策略,且无明显的CRISPR相关副作用,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
JEM:溶瘤病毒或能促使“冷”肿瘤升温并改善免疫疗法治疗癌症患者的效率
来自匹兹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给感染癌症的病毒(溶瘤病毒)装配上肿瘤抑制遗传载体或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并帮助免疫疗法缩小或完全消除小鼠体内的侵袭性肿瘤。
STTT:傅阳心/刘龙超/乔健开发靶向CLDN18.2的细胞因子前药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靶向CLDN18.2的IL-2前药——CLDN-ProIL2,通过CLDN18.2抗体和IL-2前药的“双靶向”,提升了CLDN单抗治疗的效果,同时也实现了IL-2的安全有效递送。
JEM:溶瘤病毒递送TGF-β抑制剂,让冷肿瘤转热,改善免疫治疗效果
据悉,研究团队已将这一改造的痘苗病毒授权给了Kalivir Immunotherapeutics公司,他们希望能够尽快将其作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辅助疗法进入人体临床试验,帮助那些对这些免疫疗法没有反应
一种切割宿主细胞ATP的免疫策略可以保护细菌和更高级的生物免受病毒感染
每当我们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观看视频时,手机电池中储存的部分能量就会耗尽。活细胞也以“货币”的形式储存能量,以便在需要时兑现,为生命过程提供动力。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主要能量货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