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细胞分裂素调节植物干细胞分裂机制
2021年2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称为细胞分裂素(cytokinin)的植物激素控制细胞分裂的机制,这一突破性发现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对植物生长方式的认识。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2月25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olecular mechanism of
EBioMedicine:一种抗高血脂药物在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中改变了其大脑连通性
2021年3月9日讯/生物谷BIOON/--近日,日本理化研所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潜在新靶点,这可能会带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连接和回路的新疗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EBio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α as a novel therap
Nature:非整倍体使癌细胞对抑制有丝分裂检查点敏感
2021年2月1日讯/生物谷BIOON/---癌细胞与普通细胞有何不同?能否利用这些差异对它们进行打击,瘫痪它们的活动?这个基本问题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一直困扰着癌症研究者。寻找癌细胞的独特特征是现代癌症研究的基石。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首次展示了染色体数量异常(非整倍体)如何成为癌细胞的弱点。这项研究可能导致人们在未来开
研究揭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软体征与小脑-大脑功能连接异常有关
神经软体征是精神分裂症重要的生物标志物。传统定义上,神经软体征被认为是一组轻微的神经系统异常的异常表现,主要体现在运动协调、感觉整合、抑制功能的缺损,但其行为水平的缺损缺乏相对应的脑区定位。已有研究显示,神经软体征的缺损与特定的脑功能网络紧密相关。然而,以往研究仅关注神经软体征运动协调缺损的大脑功能连接机制。已有研究证据发现小脑是多种
研究发现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大型转运蛋白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怀疑细胞胆固醇转运蛋白的突变与精神疾病有关,但很难证实这一点,也很难确定其背后的机制。近日,发表在《生物化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综合细胞材料科学研究所Kazumitsu Ueda领导的研究团队提供了证据,证明ABCA13蛋白被破坏的小鼠表现出精神分裂症的标志性行为。ABCA13属于一种称为ATP
植物减数分裂纺锤体组装研究获进展
减数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正确组装对于同源染色体的准确分离极其重要。但是,不同物种间纺锤体组装的机制并不保守。在哺乳动物、线虫和果蝇中,对纺锤体的组装机制研究较为深入。然而对于植物性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组装的机制研究还十分缺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程祝宽团队通过图位克隆方法,鉴定出了水稻中的PRD1基
Science:破解细胞每次分裂时染色体正确遗传之谜
2021年1月11日讯/生物谷BIOON/---有机体从单个细胞开始,经过几百万次分裂,最终产生了骨骼、心脏、大脑和其他组成生命的成分。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主要动力是DNA通过染色体在每个子细胞中的分离而发生转移。在每次细胞分裂过程中,所有染色体的复制和精确分布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遗传的染色体成分发生了改变,哪怕是轻微的改变,也会导致出生缺陷和某些癌症。在一项
JBC:新研究揭示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胆固醇转运蛋白ABCA13突变
2020年12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科学家们一直怀疑细胞中胆固醇转运蛋白ABCA13发生的突变与精神疾病有关,但发现很难证明这一点,也很难确定它是如何发生的。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提供了证据表明ABCA13蛋白受到破坏的小鼠表现出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行为。他们研究ABCA13的功能,并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J
ALKS3831(奥氮平/samidorphan)重新获美国FDA受理:治疗精神分裂症/双相I型障碍
ALKS3831可提供奥氮平的疗效、同时降低体重和新陈代谢的副作用,提高治疗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