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CCR:中山大学团队发现幽门螺旋杆菌诱导胃癌发生的新机制!
这项研究阐明了ac4C及其乙酰转移酶NAT10在胃癌中的作用,揭示了一种幽门螺旋杆菌促进胃癌发生的新机制,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导致的胃癌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Redox Biology: 大肠杆菌K1的LPP抑制宿主ROS的产生以抵消中性粒细胞介导的消除
大肠埃希菌是引起新生儿脑膜炎最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尽管抗生素的引入和重症监护的进展,新生儿大肠杆菌脑膜炎仍然是死亡和发病率的重要原因,一个主要的因素是对大肠杆菌脑膜炎发病机制的不完全了解。
研究人员提出幽门螺旋杆菌的高敏高精检测方法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李志远团队通过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结合最新的CRISPR/Cas12a技术,提出针对高致病性幽门螺旋杆菌菌株的高敏感度检测方法。
Science:我国科学家揭示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分泌蛋白PtpB劫持泛素来抑制宿主免疫反应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我国研究人员将已知的Mtb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B确定为一种通过劫持宿主泛素来抑制宿主炎性体-细胞焦亡途径的磷脂磷酸酶。
大肠杆菌的基因表达变化几乎完全发生在细胞生长时的转录阶段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发现,模式细菌大肠杆菌的基因表达变化几乎完全发生在细胞生长时的转录阶段。他们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定量公式,将调控控制与mRNA和蛋白水平联系起来。
Nature子刊:研究揭示幽门螺杆菌如何“走出非洲”
尽管幽门螺杆菌依赖人类传播,但其DNA与人类DNA的传播模式不同。该研究证明重要种群事件(如“走出非洲”)影响细菌适应性以及种群动态变化模式。
Cell首次发现:幽门螺杆菌通过与机体“争夺”膳食抗氧化剂维持生命
该研究表明转运蛋白EgtUV是宿主相关微生物(如幽门螺杆菌)氧化还原调节的一种普遍保守的机制。膳食麦角硫因的种间竞争可能广泛影响了宿主生理学的各个方面,包括炎症反应、神经生物学、心血管健康以及肠道微生
Nature:中美科学家联手发现溶木聚糖拟杆菌通过降解肠道尼古丁降低脂肪肝发病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小鼠肠道中分离出了一种能够分解尼古丁的细菌。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Cell:揭示幽门螺旋杆菌利用蛋白EgtUV摄取食物中的营养物麦角硫因来抵抗氧化应激
在一项新的额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类饮食中常见的一种营养物有助于一种致癌细菌的生存。这一发现可能揭示了一种重要靶标,用于开发治疗人类中许多传染性疾病的新药物。
上海交大房静远团队:具核梭杆菌是如何诱导结直肠癌的?在肠癌的诊疗中有哪些应用价值?
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已上升为全球第三[1,2],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驱动的,CRC也不例外,在环境因素中,肠道微生物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危险因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