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Host & Micro:揭示特殊蛋白帮助机体抵御HIV和疱疹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MX蛋白能形成细胞质凝聚体,从而就能扮演核孔诱饵的角色,帮助捕获病毒衣壳并诱导过早的病毒基因组进行释放,从而干预HIV-1和HSV-1的核心靶向作用。
Sci Adv:揭示维生素D的缺乏导致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背后的分子机制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胸腺中维生素D信号的确实会干扰正常的胸腺髓质上皮细胞(mTEC,medullary thymic epithelial cell)的分化和功能,并会加速机体胸腺的衰老。
Nat Immunol:揭示溶血磷脂酰丝氨酸抑制机体自然杀伤性细胞抗肿瘤活性背后的分子机制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操控1型先天性淋巴样细胞或能诱导强大的抗肿瘤免疫,而且GPR34或能作为一种新型的代谢免疫检查点,从而有望被靶向作用来开发基于1型先天性淋巴样细胞的新型免疫疗法。
Science:新研究表明小分子泛KRAS降解剂有望治疗之前难以治疗的癌症
研究团队成功地将 KRAS、PROTAC 和 VHL 三种成分共晶体化。利用 X 射线晶体学,他们可以直观地看到这种复合物的原子细节结构,帮助他们了解这种小分子化合物是如何将这两种蛋白招募在一起的。
Cell:傅天民团队报道DdmDE系统清除质粒的分子机制
本研究提供了对DdmDE系统作为一种DNA引导的DNA靶向抗质粒防御系统的全面理解。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细菌防御机制的认识,也为未来在合成生物学中开发新工具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PNAS:揭示机体神经系统调节疼痛信号背后的分子机制,有望为开发新型疗法揭示新的靶点
本文研究结果揭示了脊神经节的神经元中Kv3.4的NTID多位点磷酸化所控制的动态UDSB调节或许在机体机械感觉传导和疼痛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Science:利用新的超分辨率显微方法破解治疗性抗体与CD20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
北京大学最新Cell论文:李龙/宋晨/高宁团队揭示膜蛋白进入脂膜折叠的分子过程
该研究捕获了膜蛋白转位过程中的一系列中间状态,揭示 Sec 转位复合物在膜蛋白转运过程中不仅提供蛋白质穿膜的通道,更扮演“分子伴侣”的重要角色。
Nat Neurosci:科学家发现一种能调节早期大脑发育过程中小胶质细胞特性的新型分子机制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神经元微核或能作为小胶质细胞转化的特殊生境信号,同时研究结果还揭示了出生后早期大脑新皮层中小胶质细胞特性调节的潜在分子机制。
Cell系列综述:曹雪涛院士解读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的关键调控因子——生物分子凝聚体
在宿主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中,病原体利用生物分子凝聚体来支持其生命周期,重塑膜结合细胞器,调控宿主细胞死亡,并调节先天免疫。靶向病原体所利用的相分离凝聚体进行干扰,有望成为对抗感染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