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Lancet:冠状动脉疾病与Y染色体相关 可父子相传

2月9日,《柳叶刀》(The Lancet)医学杂志上发表了英国莱斯特大学科学家们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在一项历时4年的研究中揭示出了Y染色体与一种常见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的关联,表明该疾病可通过Y染色体父子相传。

2012-11-18

JAMA:HIV感染者较高风险患上心血管疾病或与动脉炎症相关

根据发表在JAMA期刊上的一项研究,HIV感染者有较高风险患上心血管疾病,这似乎是与病人动脉内炎症增加相关联。在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的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没有患上已知心血管疾病而且也没有较高的传统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如腹部脂肪积累、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的HIV感染者主动脉内的炎症水平可比得上心血管疾病患者主动脉内的炎症水平。

2012-11-19

:科学家采用基因治疗手段为冠状动脉疾病的病人重建血管

2012年12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在杂志Human Gene Therapy上在线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 使用病毒表达血管生成因子对于冠状动脉疾病有着长期的治疗效果。 传统治疗严重冠状动脉疾病的方法是冠状动脉搭桥术,通过重新定向心脏栓塞区域周围的血管流向而达到治疗目的。前提是需要栓塞区域周围的血管健康,足以完成搭桥术。

2012-12-27

Circulation:动脉粥样硬化和自身免疫疾病之间的联系机制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个体也显示出罹患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倾向,动脉粥样硬化症俗称血管硬化。慕尼黑的临床研究者与维尔茨堡研人员合作发现了一种新机制有助于解释两种疾病之间存在的联系。两种疾病之间的联系在于称为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的特定免疫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受到受损坏和死亡细胞释放的DNA刺激,分泌干扰素蛋白以刺激免疫反应。

2012-11-18

JAMA:特殊因子提高冠状动脉支架内血块形成风险

据10月26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带有某些基因或与使用抗凝血药物氯吡格雷有关的特别因子的患者,更可能在支架放置后不久在其冠状动脉支架内出现凝血块。 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安放支架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人们用诸如球囊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放置等术疗来打开狭窄的冠状动脉)已经成为心肌血管重建术的治疗标准,特别是在病人存在不稳定性冠心病的情况下。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