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荧光碳点应用于细胞内钙离子检测
钙是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之一。它在骨骼生长、肌肉活动、酸碱平衡、神经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通用的第二信使,钙离子调节多种重要的细胞功能,如分化、增殖、生长和基因转录等。近期的研究还表明,癌细胞中的钙离子状态与肿瘤的发生、转移,以及血管生成均有关。因此检测钙离子浓度,特别是检测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期,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董文飞团
研究人员揭示RNA聚合酶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空间组织及其与转录的关系
2019年9月16日,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肖杰博士团队的研究成果,题为“Spatial organization of RNApolymeras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ranscription in Escherichia coli”。该工作揭示了RNA聚合酶(RNAP)簇的特征及其在细胞内空间分配模式不仅依赖于rR
Nature:揭示蛋白UNC93B1在增强细胞内TLR9区室化激活中起关键作用
2019年10月8日讯/生物谷BIOON/---核酸感应的Toll样受体(TLR)受到复杂的调节,以促进对微生物DNA和RNA的识别,同时限制对自身核酸的识别。无法正确调节这些TLR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和自身炎症性疾病。人们认为这些受体的细胞内定位对于区分自我与非自我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对增强细胞内TLR区室化激活的分子机制仍然知之甚少。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
曹雪涛团队发现首个细胞核内DNA免疫识别受体
7月19日凌晨,最新一期《科学》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课题组的论文。据论文报道,课题组发现了机体感知与甄别入侵病毒DNA的一种新型天然免疫识别受体,被称为hnRNP-A2B1的该受体分子,能够在细胞核内特异性地识别病毒DNA,随后激活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和诱导干扰素产生,启动天然免疫应答反应以清除DNA病毒的感染。该工作开辟了天然免疫与炎症研究领域的新方向。突破“
山西省商务厅投促局局长艾凌宇率考察团赴原能细胞调研
6月4日,山西省商务厅投促局局长艾凌宇,偕同山西省驻沪办主任韩侠、部长蔡发,及各招商局主要领导,山西肿瘤医院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专家代表一行20余人,赴原能细胞科技集团考察调研,并与集团高层领导就细胞科技相关产业投资与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山西省商务厅考察团与原能细胞高层领导合影艾局长一行人首先参观了原能细胞即将开放的主题为“原能·新生”科普展厅,展厅以动画、视频、海报、互动游戏等多种
Nat Cell Biol:利用人胚胎干细胞构建出的胚状体揭示BMP4破坏胚胎对称性
2019年7月4日讯/生物谷BIOON/---人类胚胎如何打破对称性是一个谜。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人胚胎干细胞(ESC)在实验室中构建出早期人类胚胎模型,并且这种模型要比之前任何实验室构建的胚胎模型都要复杂。他们还发现蛋白BMP4的使用破坏这些胚胎模型(称为胚状体)的对称性,或者说从圆球体变为一种具有前端和后端的结构。令人吃惊的是,这能够发生在含有BMP4但没有母体
Plos Pathogen:理解病毒为何不能在细胞内复制有助优化疫苗设计
2019年6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5月30日在《Plos Pathogen》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鉴定一种有助于限制改良痘苗病毒寄主范围的基因,可以开发针对多种传染因子的新型和改良疫苗。痘病毒载体具有突出的特性,可用于开发针对各种感染因子的疫苗。最广泛使用的痘病毒载体是MVA,其表现出极端的宿主范围限制,在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中失去了无法有效产生感染性病毒的能力。尽管正在进行
Cell:为了不被团灭,衰老脑干细胞在炎症刺激下休眠
2019年3月3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德国癌症研究中心(German Cancer Research Center,DKFZ)的研究人员在《Cell》上发表研究表明老鼠衰老之后大脑中的干细胞数量会骤减,剩下的干细胞会通过进入休眠状态来防止它们被完全摧毁。这些衰老的干细胞很难苏醒,但是一旦被再次激活,它们就可以和年轻干细胞一样朝气蓬勃。图片来源:Cell这些细胞的休眠主要由干细胞环
“创建出可探测细胞内结构相互作用的纳米和毫秒尺度成像技术”荣获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公布了“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栋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创建出可探测细胞内结构相互作用的纳米和毫秒尺度成像技术”成功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14届,旨在宣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和奉献精神,开展基础研究科普宣传,促进公众理解、关心和支持基础研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在科技界深具影响。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