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开发出了检测SARS-CoV-2感染的新技术 无需进行PCR扩增且能在1小时内完成检测!
2020年12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COVID-19的大流行凸显了定点进行SARS-CoV-2快速、准确核酸检测的必要性,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题为“Rapid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for the fluorescence detection of
——内附防疫物资产品采购指南
波及世界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更深刻影响着全球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格局。截至10月20日,中国已向150个国家和7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出口口罩1790多亿只、防护服17.3亿件、检测试剂盒5.43亿人份,展现了中国担当。后疫情时代,口罩、防护服、消毒剂、诊断试剂等防疫物资一度成为热议的?“硬通货”和采购的“关键词”。在中国医疗防
Nature:新研究表明瘤内B细胞可能是开发癌症免疫疗法的重要方面
2020年11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在过去的十年里,免疫疗法已经改变了几种类型癌症的治疗方法。然而,它们专注于重新激活免疫系统中的细胞毒性T细胞,使得它们寻找并杀死肿瘤细胞。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埃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他们对存在于肿瘤内部的B细胞的详细观察结果。除了T细胞之外,作为适应性免疫系统中的另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B细胞可能为开发
循环内吞体介导的LDL受体运输的分子细胞机制研究获进展
一些膜蛋白或受体通过循环内吞体(recycling endosome)介导,沿微管运输,最终抵达质膜以发挥其生理功能。由于细胞内微管组成的运输网络较复杂,不同货物沿不同的微管运输到不同的目的地,微管轨道之间难免形成交叉。当货物运输到这种交叉点时,可能由于交叉处的空间间隙无法让货物自由通过,货物继续前行将受阻。此时有三种选择,包括变换轨道运输、逆向
限时回放 | 聚焦纳米药物的创新研究与展望,内附首次公开研究成果
此次讲座围绕“肿瘤和糖尿病等病理模型下的纳米药物”,特邀肖计生(研究员,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与孙漩嵘(副教授, 制药工程(绿色制药)系主任,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两位领军讲者,分享其论文精华与实验方法,更包含部分首次公开的研究成果。
香港科大利用双光子显微内镜实现高分辨率深层脑成像
香港科技大学利用自适应光学技术,实现高分辨率神经突触成像。双光子显微镜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更高的分辨率和功能成像,从而帮助研究人员展开大脑功能和神经活动的研究。然而,双光子方法受到激发光子和发射光子极度衰减的影响,限制了可以分析的组织深度和对大脑皮层的成像。内窥镜检查可能是探测器官深层区域的更好解决方法。据麦姆斯咨询报道,香港科技大学(Hong Ko
研究发现电离辐射引起核内染色质结构调控证据
染色质是真核生命遗传物质DNA在细胞核内的存在形式,染色质根据细胞的活动状态和响应过程,如DNA复制、基因转录、DNA损伤响应和修复等,进行结构调节。染色质结构受电离辐射发生双链断裂(DSB)后的解聚现象已有报道,但是学界缺乏关于核内原位的染色质结构改变的证据支持,DNA发生双链断裂后,损伤响应和修复蛋白形成的修复聚合体亚结构图像亦不清楚。近日,
做一次内镜停用胰岛素?T2DM创新微创消融术将开展大型试验
随着病程的进展,有相当一部分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来控制血糖。而胰岛素对患者自我管理的挑战并不小,而且可能伴随体重增加和低血糖事件的风险。随着新疗法的迭代,“摆脱”胰岛素或许值得期待。2020年欧洲消化疾病周(UEG Week)线上会议的一项研究就带来了这样的希望,一种内窥镜疗法让75%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6个月后都实现了停用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