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微生物所等在真菌次级代谢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真菌作为自然界第二大类生物,是天然药物创制的重要来源。然而,大量真菌基因组测序表明,真菌中超过90%的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处于沉默状态,极大地限制了新代谢产物的发现及其合成机制研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

2017-02-28

Nat Med:人体的共生菌最早是怎么定植的?

最近,研究者们提供证据表明: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婴儿体内的微生物数量明显低于产道出生的婴儿。

2017-02-21

化学合成的共生:生活在一起可以有趣

作为第一年的研究生,Colleen Cavanaugh博士预测发现化学合成细菌生活在巨大的管状蠕虫发现在在深海喷口。利用电子显微镜和生物化学家。使用电子显微镜和生物化学的结合,Cavanaugh表明,细菌代谢产生的硫和为口少、无虫的化学能。反过来, 蠕虫提供细菌与环境富含用于能源生产和二氧化碳固定的硫化物和氧。Cavanaugh继续发现类似的化学合成共生在沿海的贝类和其他海洋无脊椎动物。

2016-12-05

高度关注抵抗各种应激的黑真菌

因高度抵抗各种应激,黑真菌(black fungi)是微生物中的真正冠军。在奥地利科学基金会(FWF)的支持下,来自奥地利维也纳市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这种真菌的抵抗性质归因于迄今为止并不为人所知的蛋白和细胞水平上的特殊过程。

2016-11-20

裂谷热真菌可入侵大脑导致严重后果

近期,一项还未发表的报道,一种会导致裂谷热(Valley Fever)的真菌,可能会入侵大脑,带来未知的健康风险。

2016-11-02

内源共生假设研究取得新进展

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副教授Roberto Cazzolla Gatti博士2015年提出了内源共生(endogenosymbiosis)的观点。两项独立的发表在eLife期刊上的研究从经验上证实了Cazzolla Gatti提出的假设,并且给予它一种新的进化理论的地位。

2016-10-22

六千万年前的农民 —— 真菌培植蚁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植庄稼,收割粮食,是人类文明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然而春种秋收并不是人类的专利,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孕育了会“种地”的蚂蚁——真菌培植蚁。它们不仅拥有优秀的真菌培植技术,而且规模十分宏大,可与人类农业相媲美!真菌培植蚁的农业已经持续了上千万年,相信此领域的研究对人类农业文明的发展会很有借鉴意义。

2016-09-28

改写教科书上的共生经典例子

一项新的研究推翻了关于地衣的古老的一种藻类-一种真菌共生观点,替换它的是一种略微复杂的观点:一种藻类-两种真菌,其中这两种真菌为已知的子囊菌和新发现的担子菌酵母。

2016-07-26

李志勇——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共生微生物、海洋活性物质与功能基因

海洋共生微生物、海洋活性物质与功能基因

2016-07-26

王华民——海南医学院——抗感染免疫:真菌分子生物学与遗传研究

抗感染免疫:真菌分子生物学与遗传研究

2016-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