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者们揭示了靶向DDK的概念可以提高肝癌的免疫治疗效果
肝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高度侵袭性肿瘤,已被公认为全球第七大常见恶性肿瘤和第四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尽管近几十年来,肝细胞癌的临床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包括根治性切除、介入治疗、肝移植到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
首个戈舍瑞林微球制剂药物将为我国前列腺癌患者提供有效便捷的治疗选择
基于来自临床III期研究的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治疗前列腺癌的适应证,于2023年6月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是以“2.2类改良
化学分子修饰的益生菌实现肿瘤的光动力-免疫协同治疗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式,在个性化医疗中获得了极大的普及。在特定波长光的激发下,光动力疗法的核心——光敏剂将细胞组织
JAMA 子刊:发现维生素D提高癌症免疫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可使这类癌症的生存率提高 1.5 倍
长期以来,维生素D在预防和治疗肿瘤中的作用一直是备受争议的一个话题。早在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发现通过阳光照射改善维生素D状态与降低癌症风险相关。到二十世纪,人们发现结肠癌患者死亡率与每日太阳照射量呈负相
NSR:李亚平团队发现理性化设计的mRNA纳米疫苗可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该研究建立了基于纳米载体数据库(2010-2021,web of science)的机器学习模型,确定了高效递送mRNA和cGAMP的纳米疫苗的关键参数
Cell Chem Biol:非小细胞肺癌药物劳拉替尼或能靶向作用额外蛋白 有望开辟癌症治疗新路径
来自H. Lee Moffitt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明,ROS1抑制剂劳拉替尼或许在抵御另一种名为PYK2的蛋白质上有活性,同时研究人员还揭示了这种抑制作用背后的分子机制。
Nature子刊:王维民团队揭示间歇性甲硫氨酸饥饿促进肿瘤铁死亡并增敏免疫治疗的新机制
该研究发现甲硫氨酸的长时缺乏和短暂饥饿对肿瘤细胞铁死亡具有截然相反的调控作用。在体内,饮食中甲硫氨酸的间歇性剥夺可显著增强肿瘤对铁死亡的敏感性,并且与PD-1抗体协同抑制肿瘤进展,增强T细胞介导的抗肿
华科同济医院团队揭示,创新双抗可与免疫治疗实现超级“强强联手”
这些分析都能说明,双抗Y332能够有效逆转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状态,乃至把肝癌这样“偏冷”的肿瘤变为“热肿瘤”,成为免疫治疗的强力搭档,那就期待它未来在临床研究中的表现吧。
“反向疫苗”横空出世,通过消除免疫系统记忆来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已开展2项临床试验
Jeffrey Hubbell 表示,目前还没有“反向疫苗”获批上市,但自己的团队对推动这项技术向前发展感到非常兴奋。
肿瘤治疗新手段:诱导焦亡和铁死亡,促进抗肿瘤免疫
近期,唐本忠院士、林荣业教授和武汉大学孙志军教授、邓鹤翔教授团队合作,发现乙烯基连接的AIE COF可以成功诱导焦亡(J. Am. Chem. Soc. 2023, 145, 32, 1768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