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BMAL1敲除对食蟹猴肠道菌群节律性波动影响的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该研究发现生物节律核心调控蛋白BMAL1在食蟹猴肠道可直接结合H2O2合成基因NOX1启动子区的BMAL1识别基序来激活其表达,使肠腔中H2O2含量呈现节律性波动
2023-03-09
《自然·代谢》: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团队发现,热量限制的抗肿瘤效果依赖于肠道菌群
该研究阐明了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物在CR抗肿瘤效应中的重要作用,为癌症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饮食方面的指导。同时,IF抑制癌症的机制也值得深入研究。
2023-02-22
王新颖/李朝军/薛斌团队发现肠外营养通过改变肠道菌群而损害葡萄糖代谢
该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肠外营养长期使用导致的糖代谢障碍与病人临床结局密切相关。同时发现,乳杆菌属丰度降低,IAA减少,引起L细胞中Gcg的表达下调,GLP-1分泌减少是肠外营养相关糖代谢障碍的机制,而GL
2023-02-17
复旦大学王立顺团队发现,吃得少能抗癌,是由肠道菌群介导的
该研究表明,热量限制饮食(CR),通过一种依赖于小鼠肠道菌群的机制来发挥抗肿瘤作用。使用抗生素耗竭肠道菌群的情况下,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就会减弱,而补充双歧杆菌可以恢复热量限制饮食的抗肿瘤作用
2023-01-19
Nature:发现与未定潜能克隆造血相关的新的基因组变异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再生元制药公司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与未定潜能克隆造血有关的新基因组变异。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12月8日的Nature期刊上。
2022-12-30
清华大学王钊团队揭示,高脂饮食通过改善肠道菌群挽救SIRT6敲除小鼠的早衰相关表型
衰老和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很多人不惧死亡的降临,但却非常害怕衰老的到来。未来,王钊教授课题组将继续围绕衰老及其干预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2023-01-05
真菌脑膜炎主要病原体类群特有繁殖方式调控基础和进化途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本项研究以异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deneoformans,研究隐球菌科真菌有性生殖的模式病原体)为研究模型,构建了该病原体中首个转录因子基因缺失菌株库。
2023-01-03
研究揭示对环境高度敏感的鼠兔类群在不同时间尺度杂交事件的基因组学效应和进化响应
在当今保护生物学领域,如何保育栖息地片段化不断加剧的濒危物种和地理小种群受到了学者的高度关注。人为辅助为地理隔离的种群提供与同种异域种群甚至是姐妹种杂交的机会,能够促进基因流动
202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