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Med Chem: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化合物治疗前列腺癌
2012年11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维克森林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一种新型前列腺癌治疗药物,研究论文发表在11月26日的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杂志上。 所有细胞包括正常和病变细胞都依赖PI3K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生长,因此能选择性抑制癌细胞中该生长途径对抗癌症一直是科学家长期以来一个挑战。
:简单有机化合物能合成人造细胞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用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合成了能够自我增殖的人造细胞。这种增殖方式类似大肠杆菌的细胞有望成为探索生物起源的线索。 取得这项成果的是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菅原正等组成的团队。研究人员先利用类似界面活性剂的分子、催化剂以及水制成双层膜。然后把混有从大肠杆菌提取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和DNA合成酶的水注入双层膜,让膜包裹着含DNA的水,形成外观像细胞的直径1至10微米的球体。
Aging Cell:天然植物化合物防止小鼠AD记忆力减退
Nat Chem Biol:新化合物或可抑制糖尿病症状
据《自然—化学生物学》上一项报告显示,通过对影响细胞内脂质储存的分子进行的表型筛查,科学家检测出了一类可预防小鼠肥胖和糖尿病的合成化合物。这项研究为表型筛查在药物发现方面重新发挥作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同时也为治疗代谢综合征提供了潜在的方法。
Nature:开发出修饰药物化合物分子的新技术
来自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可以成功修饰有机分子,这就为制药行业开发新型药物改善老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J Ethnopharm:罗怀容等发现五味子三帖化合物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五味子属植物在民间常用于治疗失眠、消除疲劳、增加智力以及镇静安神等。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作为一种著名中药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很多研究表明木脂素类化合物是五味子中主要活性成分,然而五味子也含有大量的三萜类化合物,如尼哥纳乐酸(nigranoic acid, SBB1)等,在神经药理学上却鲜有报道。
中国科学家用化合物鸡尾酒成功诱导神经祖细胞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裴钢研究组最新研究发现,通过小分子化合物组合,在正常生理低氧条件下,成功地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和人尿液细胞转分化为神经祖细胞。
Blood:斑马鱼模型研究发现一种抗白血病新化合物
2012年4月9日,发表在Blood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一种新的毒性小的抗白血病化合物能成功治疗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斑马鱼,研究结果证实该化合物有可能成为一种针对人白血病的新药物。 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白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导致正常未成熟T细胞发展成白血病细胞。白血病细胞能迅速进入血液和身体的其他部位,诱发一些危及生命的症状包括出血过多和频繁的感染症状。
PLoS ONE:大麻样化合物抑制HIV
据期刊PLoS ONE上发表的文章报道,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大麻样化合物可触发人免疫细胞受体,能直接抑制艾滋病(AIDS)晚期阶段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医用大麻常用来止痛、缓解消瘦和厌食及晚期艾滋病的副反应。本研究首次揭示免疫细胞的大麻受体(即大麻素受体CB1和CB2)能影响病毒传播。了解该受体对病毒的作用有助于开发减缓AIDS进程的新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