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先天性痛觉缺失患者基因有望研制新型止痛药

先天性痛觉缺失患者在受伤时不会感知到身体的疼痛,科学家通过分析这些患者的基因有望研制新型止痛药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一位不会感觉到生理疼痛的女孩将有助于研究人员鉴别紊乱疼痛感觉的基因突变,这项发现将用于研制阻止疼痛信号的新型止痛药物。 先天性痛觉缺失患者无法感受到生理疼痛,导致自己的身体经常遭受伤害,例如:皮肤被严重烫伤,在无意识下接触某些炽热物体。

2013-09-17

Circulation:王红艳等先天性心脏病研究获新成果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红艳课题组首次揭示存在于叶酸代谢途径基因调控区的多态位点能显著改变中国人群先天性心脏病的患病风险,相关论文——“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基因内含子上的功能性遗传变异显著增加中国汉族人群先天性心脏病发病风险”发表在国际心血管领域权威期刊《循环》(Circulation)杂志上。

2012-11-18

JND:线粒体柠​​檬酸载体SLC25A1突变与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

虽然在过去的25年,识别患有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CMS)相关的基因异常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还有许多患者仍有待确诊致病基因。

2014-06-22

Science:科学家找到先天性心脏病的元凶

2013年10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线粒体是细胞的发电站,负责制造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的能量。线粒体也与机体清除受损细胞有关。 近期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文章称,华盛顿大学和意大利Padua-Dulbecco大学科学家共同发现线粒体也决定了细胞命运,至少是小鼠胚胎心肌细胞。该研究揭示了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元凶。

2013-10-07

AJHG:NR2F2基因变异引发先天性心脏疾病

近日,研究人员已经探索出了控制参与心脏发育的其他基因功能的主基因NR2F2。NR2F2基因变异,是引发严重形式先天性心脏疾病发展的主要原因。

2014-04-09

EHJ:王红艳等先天性心脏病领域获进展

次揭示甲硫氨酸合成酶(MTR)启动子和3端非翻译区(3’UTR)上的2个多态位点能显著改变中国汉族人群先天性心脏病的患病风险。

2013-11-20

NEJM:先天性糖基化病有助抵抗病毒感染

近日,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一项新研究报告证实,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实际上可能保护机体免受某些严重或复发性病毒的感染。研究人员发现,在糖基化IIb型(CDG-IIb)先天疾病人细胞中,艾滋病毒和流感病毒的复制速率比在健康供体细胞中的复制速率低得多的,结果导致产生越来越少的传染性病毒。

2014-04-15

Lancet:血氧测定仪可早期筛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柳叶刀》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报告称,一种普遍用来监测血氧的便宜、简易仪器,有助于拯救患有先天性心脏缺损新生儿的生命。血氧测定仪是一种固定在手指或脚趾上的小型仪器,能立即测出动脉血红素浓度。 在所有新生儿死亡病例中,死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比例在3%至7.5%之间,不过,手术能大幅提高存活率,尤其是在疾病发生早期就检测到。

2012-11-18

Cell Reports:研究发现先天性心脏缺陷的新致病原因

2013年6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丹麦研究人员刚刚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解释了细胞用来互相沟通的一种前所未知的机制。该研究有助于理解为什么有些儿童出生时会畸形,为什么儿童和成人可能会罹患危及生命的疾病。

2013-06-10

Nat Genet:先天性心脏病的遗传机制新见解

格莱斯顿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已经鉴定出一种精细调节机制,通过此机制胎儿心肌发育成健康、成形的搏动心脏--提供了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原因的新见解,为将来某天打开一条开发抗这种慢性、潜在致命性疾病治疗方法的大门。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