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Genome Res:利用计算模型揭示干细胞分化期间染色质结构和转录因子之间相互作用

2012年12月0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瑞士弗雷德里希米歇尔生物医学研究所(Friedrich Miescher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Dirk Schübeler研究团队和来自巴塞尔大学的Erik van Nimwegen 研究团队开展一项重要的原理循证研究(proof-of-principle study)...

2012-12-06

:酵母细胞抑制子Oaf3p调控脂肪酸应答转录因子的结合以及染色质动态结构的作用机制

近期Biochemical Journal发表了“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万亚坤课题组的研究工作 (Role of the repressor Oaf3p in the recruitment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 chromatin dynamics during oleate response, 2012 Oct 23)。

2012-11-18

Ann Rheum Dis:抑制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

2012年8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最新一项研究发现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炎症部位的细胞之间的信号使者。 在该研究中,教授John Hamilton提出了一个问题:阻断GM-CSF能否是炎症性疾病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模型,Hamilton博士和Andrew Cook教授曾表明用抗体阻断GM-CSF的功能能抑制疾病的发展...

2012-11-18

Cancer Cell:线粒体代谢调节因子SIRT4防止肿瘤细胞DNA损伤

2013年4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细胞的增长和分裂过程中,细胞需要被制衡以确保它们正常工作,同时适应他们周围不断变化的环境。研究人员研究了调节生理,热量限制和老年化的一组蛋白质,已发现其中一个蛋白质扮演重要角色。 SIRT4,七个去乙酰化酶(Sirtuin)蛋白质中的之一,在细胞能量来源线粒体中控制能量的使用。

2013-04-05

NCB:按序加入诱导因子可明显提升细胞重编程效率

细胞重编程是指利用诱导因子,把已分化的细胞恢复为全能或多能干细胞的一种技术。 本周《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进行细胞重编程时按序加入诱导因子,比同步加入诱导因子更能增加多能胚胎样干细胞的数量。此一发现有助科学家进一步优化细胞重编程技术。 提高细胞重编程效率对研究疾病缺陷特征和测试药物疗效的研究人员有很多好处。

2013-05-30

NRR:发现影响大脑神经细胞生成的调控因子

Notch是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决定神经干细胞/前体细胞命运的重要分子开关。细胞生化实验显示解整联蛋白金属蛋白酶10很可能是Notch信号通路激活的限速酶。在小鼠大脑胚胎发育早期敲除解整联蛋白金属蛋白酶10可以造成神经干细胞数量的下降,然而解整联蛋白金属蛋白酶10在大脑皮层胚胎发育晚期的表达和作用依然不清。

2013-02-20

NRR: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影响神经祖细胞分化途径

自发性分化是神经干细胞的特性,而之前的很多关于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都没有考虑到自发性分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因此,自发性分化成为研究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点及临床应用必须面对的问题。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是迄今惟一发现的可以促进成体大鼠海马神经祖细胞向胶质和神经元方向分化的神经营养因子,这与自发性分化的结果相似。

2013-03-14

Cell Stem Cell:利用单个转录因子将皮肤细胞直接变成脑细胞

来自美国格拉德斯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次利用单个转录因子将皮肤细胞转化为脑细胞,并且它还能够独自发展为一个相互连接的功能性脑细胞网络。科学家们期待这样的细胞转化可能导致人们开发出更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来测试药物。

2012-11-18

:转录因子Lyl-1在产生早期T细胞系祖细胞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T细胞是在胸腺中产生的一类非常重要的细胞,能够协调机体对癌症或感染产生的免疫反应。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转录因子Lyl-1是产生能够变成T细胞的最早的细胞所必需的。相关研究结果于2012年7月8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期刊上。

2012-11-18

Cancer Cell:科学家发现可促进癌细胞扩散的新型转录因子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Cancer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科学家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对致死性癌细胞扩散非常重要的蛋白质,与此同时研究者也揭示了该蛋白质的作用机制,为后期开发新型癌症诊断技术以及靶向性药物疗法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和依据。

201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