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因工程“农作物育种”与中国危局
生物基因工程是指把人工改造过的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用作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或食用蛋白质或次生代谢物并加以应用。 生物基因工程目前有三大用途,分别为“基因治疗”、“农作物育种”和“基因武器”。 其中,“农作物育种”的成果,是育出了一批转基因作物,它们中可以携带其他生物的基因片段,主要应用的是细菌的基因片段,针对特定生物或环境,表达特定性状,目前实现了目的,是杀虫和耐受农业化学品(如除草剂)。
非洲多地因变种病毒致粮食作物减产
木薯是非洲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眼下一种新变种的木薯褐色线条病毒(cassava brown streak disease)正在非洲地区快速传播,使得当地主要粮食作物收到严重威胁。而由于乏足够的研发资金,病毒暂时还未得到控制。 木薯是布隆迪、卢旺达、乌干达及刚果(金)等多个非洲国家的主食之一,非洲人习惯将木薯加工成颗粒、粉或者块状,当然也可以直接蒸、炸、煮、烤。
美国公司推出升级版作物健康应用程序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Spectrum Technologies公司最近推出升级版的作物健康应用程序Field Scout GreenIndex+,适用于iOS系统6.0及以上版本
拜耳作物科学在法国开放新小麦育种设施
近日,拜耳作物科学在位于法国巴黎附近的主要小麦种植区开放一处新小麦育种设施。目前拜耳正在不断发展其全球小麦育种网络,已延伸至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乌克兰、美国,此次在法国设立育种设施也是该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 该小麦育种项目的研究重点是提高产量,应对灌溉利用率及耐热性方面的挑战,以及提高对小麦真菌病害的抗性。另外粮食质量也是一项重要标准。该育种中心的第一个商业化品种预计将于2020年前推出。
欧盟拟放宽多种作物中咪唑菌酮最大残留限量
据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欧洲食品安全局就修订大蒜等多种作物中咪唑菌酮(Fenamidone)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发布了意见。
2013年肆虐的棉铃虫继续为害巴西作物
整个巴西的大豆种植户都得到相关部门的提醒,在作物发芽之后不久,需要警惕食叶害虫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侵害作物。棉铃虫胃口很大,能以包括大豆、玉米和棉花在内的超过180种不同的植物品种为食。 自2013年初,在巴伊亚西部首次发现棉铃虫之后,截止目前,在此地区此害虫造成的损失预计已达20亿巴西雷亚尔。由于棉铃虫在巴西刚出现不久,所以巴西现有的登记农药品种都不能控制该害虫。
生物技术公司开设网站联合化解转基因作物敌对情绪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近日,全球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联合设立了一个网站,他们承诺将通过该网站回答公众提交的转基因作物相关问题。 该网站为GMO answers.com,由生物技术委员会成员提供资金支持。这些成员包括巴斯夫、拜耳作物科学、陶氏益农、杜邦、孟山都和先正达。
专家:转基因技术不会改变农作物的遗传规律
2009年11月,农业部批准发放部分转基因农作物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自此,转基因农作物安全问题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激烈争论。 转基因技术能够解决人类面临的食物短缺、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等问题,但由于需要评估转基因品种表现性状和遗传变异效应,大众质疑声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