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刘熙秋团队阐述体外人工ECM的生物物理性质介导肿瘤细胞的可塑性
该论文介绍了用于制造体外人工细胞外基质(ECM)的不同来源生物材料如何通过其生物物理性质模拟肿瘤微环境(TME)的关键特征。总结了不同的生物物理性质如何介导癌细胞的可塑性行为,包括细胞形态、上皮-间质
Science子刊:戴建武/赵燕南团队在人脊髓组织体外制造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研究团队将以上人脊髓组织移植到大鼠全横断脊髓损伤部位,发现其显著提高了外源细胞在损伤区的定植、存活及分化,并促进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Nature:在体外成功重建人类体节发生
在一项研究中,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培养皿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揭示了人类身体构造的早期阶段是如何建立的。相关研究结果于2022年12月2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Nature:在体外成功生产传染性的恶性疟原虫子孢子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成功地在体外---在不需要蚊子的培养皿中---制造传染性PfSPZ,在实现了生产规模的扩大以便最终满足了数亿至数十亿人的疟疾接种需求方面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Science:揭示全能性先驱因子Nr5a2激活受精卵基因组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的Kikuë Tachibana和她的研究团队证实全能性先锋因子Nr5a2激活了胚胎DNA。
Dev Cell:在体外利用人类诱导性多能干细胞重建肾上腺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兽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诱导培养皿中培养的人类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进行分裂、成熟,并承担了人类胎儿肾上腺的一些功能。
反义寡核苷酸:靶向外显子11的反义寡核苷酸在体外部分挽救NF2相关神经鞘瘤病的表型
NF2相关神经鞘瘤病(101000)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NF2肿瘤抑制基因(22q12.2)的功能丧失(LOF)变异引起。
新型靶向PIM1和FGFR1激酶的双重抑制剂抑制结直肠癌体外生长和体内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瘤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在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这在西方国家很常见。
JCB:新研究揭示线粒体外膜蛋白Mid51/Fis1 调节线粒体和溶酶体之间交谈的新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费恩柏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线粒体外膜蛋白调节线粒体和溶酶体之间的交谈。这一发现对细胞器网络在细胞稳态和神经系统疾病产生中的作用有影响。
揭示MTCH2是线粒体外膜蛋白插入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揭示一种与许多细胞过程、甚至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有关的蛋白---MTCH2---充当各种蛋白进入线粒体外膜的门户,它是线粒体外膜蛋白插入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