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自然》子刊:中药补骨脂中或含有延寿分子

在悠久的中医历史中,不乏有使用草药延年益寿的尝试。然而,找出在抗衰老中起效的单分子却一直极具挑战。

2022-05-05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中药材发酵法炮制淡豆豉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医圣张仲景的传统促睡眠经方“栀子豉汤”中的主要原料就是淡豆豉,研究新型发酵单豆豉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 CUMS )诱导的抑郁大鼠的影响机制。

2022-04-11

Aquaculture Reports:发现中药调控鱼类血糖新途径

大口黑鲈转投人工配合饲料后,易患“肝胆综合征”,表现为持续高血糖、肝糖原累积,引发肝肿大、生长迟缓、疾病爆发。近日,珠江水产研究所在中药黄连的有效成分小檗碱(BBR)降低大口黑鲈血糖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论文《Addition of berberine to formulated feed changes the glucose utilisati

2022-02-06

院士张伯礼称中药对治疗奥密克戎有效:转阴时间比较快、转重的比较少

  1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出席天津疫情防控发布会时表示,中药治疗对奥密克戎有效,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张伯礼说,基于前期治疗经验,中药对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改善明显,转阴时间比较快,复阳的比较少,转重的比较少。在以往的中医治疗体现出来的好处,这次依然体现了出来,而且更加突出。据央视新闻报道称,在天津市疫情防控第165场新闻发布会上

2022-01-13

Phytomedicine:揭示经典中药方剂四君子汤中不同化学组分治疗中医证候脾虚证的功效及作用机制

 随着饮食失调、身心疲劳、慢性疾病等外在因素,人们亚健康的发生率日益升高。脾虚证(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SDS)是我国常见的亚健康综合征之一,临床多表现倦怠乏力、腹泻、食欲减退、腹胀腹痛等症状。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涉及免疫、内分泌、神经、血液、水盐代谢、能量转化、消化等多系统、多器官综合的功能单

2021-11-13

中药多组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中药材基因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其挖掘、保护和利用是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关键。近期,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团队基于多组学技术成功揭示了紫苏、黄连、大青叶等药用植物的基因遗传背景,相关研究成果以三篇研究论文形式连续发表在国际著名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引起了国际学术界对我国中药应用基础性研究的高度关注。该研究针对传统草药遗传信息

2021-10-13

中药智慧药房的智能技术发展现状

  智慧药房又称中央药房、在线药房、共享中药房,能够实现预约挂号、支付药费、药事咨询、中药代煎、药品配送全过程在线信息化管理的综合药事服务平台。此前,适用于西药房的智慧药房采用了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将医院的不同部门以及医院与患者联系了起来,已得到了较大发展。目前,国内多家医院已启动了"智慧药房"项目,用于中药房的管理,为患者提供中药代煎、个

2021-09-02

Science 新研究颠覆传统认知,首次揭示机体代谢规律

  机体的新陈代谢不仅指身体如何处理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可用的能量,还包括合成、修饰和细胞功能等方面的构建,并作为细胞活动的传感器和调节器,从而介导生物学过程。新陈代谢状况与很多疾病有关,包括那些随着年龄增长而普遍发生的疾病和代谢失调。 其中,身体活动的能量需求是叠加在一个巨大的综合机制上的,生命的所有基本任务,从发育、繁殖到机体维持和运

2021-08-24

Sci Rep:打破传统认知!胎膜在损伤后或能自我修复并愈合!

2021年8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自发或人为的胎膜破裂后,胎膜是否具有伤口愈合能力?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题为“Cx43 mediates changes in myofibroblast contraction and collagen release in human amni

202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