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利用生物技术构建可持续发展资源循环城镇”学术研讨会
由日本生物工学会九州支部和四川大学主办,日本生物工学会和熊本大学协办的“利用生物技术构建可持续发展资源循环城镇”学术研讨会将于2013年11月2日(星期六)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召开。日本生物工学会会长园元谦二教授携日本环境生物技术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参加此次研讨会,介绍先进的环境保护理念以及典型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中国社会各界人士均可免费参加。
PLoS ONE:人初乳中分离出HIV-1单克隆抗体
近日,来自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在人初乳中得到能够中和HIV-1的黏膜单克隆抗体。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18日发表在PLoS ONE上。 在黏膜间隙能够产生有效的抗HIV反应,是发展HIV疫苗的一个潜在需求。在母乳中发现了HIV特异性的功能性抗体反应后,Sallie R. Permar表示,这些抗体反应可能对保护由母乳喂养的HIV暴露婴儿具有重要作用。
Science: 早定居的好处 首先移民的选择优势
对早期人类开拓者的族谱所做的新的研究提示,首先在世界某一新地区殖民的定居者会比随后而来的定居者生育更多的后代。到现在为止,很少有研究探索这种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张对现代人类基因组所造成的后果。加拿大科学家Claudia Moreau及其同事在研究了1686年至1960年间在加拿大魁北克的人类殖民地的扩张之后做出了这一发现。相关研究已发表于《科学》杂志上。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中国
BioInsight首席咨询师Yog:单克隆抗体一直被认为对人类癌的诊断和治疗有很高的价值,原因在于其能与肿瘤结合而达到间接治疗作用,目前全球只有5家企业具有人-人单克隆抗体或人 源化抗体的产业化技术,行业年平均销售增长速度均超过了200%。不过,由于哺乳动物细胞规模化培养的成本和效率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依然存在诸多技术瓶颈,替代传统人类癌的诊断和治疗药物的确切时间依然不太明朗。
李凯:诺奖或为干细胞研究带来政策性优势
10月8日,山中伸弥和John B. Gurdon 两位科学家成为今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获奖理由是“发现成熟细胞能够通过再编程而具有多能性”。生物谷在第一时间采访到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分子医学中心主任李凯教授,他对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给予高度评价。 诺奖或为干细胞研究带来政策性优势 “这一奖项的公布或将影响部分国家和机构对干细胞研究的支持力度。
国内首批转基因克隆猪在江苏省诞生
日前,江苏省异种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培育成功首批转基因克隆猪,标志着我国开展异种器官移植迈开了实质性步伐,未来将有望实现为人类定制器官。该实验室拥有一支由一名院士、2名“**计划”学者领衔组成的核心的科研团队,建成后将繁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作为潜在异种器官移植供体的基因敲除及转基因克隆猪2-3种,培育aGT敲除CD46转基因猪100头,深入推进心脏、肾脏、肝脏等大器官的临床试验。
吉大培育出世界首例赖氨酸转基因克隆奶牛
记者8月25日从吉林大学了解到,吉林大学农学部奶牛繁育基地近日成功培育出一头携带转入赖氨酸基因的克隆奶牛。 据介绍,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的赖氨酸转基因克隆牛,也标志着世界克隆技术的又一次突破。
尚华医药与江苏恒瑞合作开发单克隆抗体药物
SHANGHAI, Sept. 15, 2011 /PRNewswire-Asia/ -- ShangPharma Corporation (NYSE: SHP) ("ShangPharma" or the "Company"), a leading China-based pharmaceutical and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uts
四大利好因素将促进我国单克隆抗体产业跨越式发展
一、单克隆抗体的发展与应用 1975年,Köhler和Milstein运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抗绵羊红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开创了抗体技术的新时代。1986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才批准上市全球第一个治疗性鼠源性单克隆抗体OKT3,由此拉开了单抗药物治疗疾病的序幕。
The Plant Cell:科学家揭示六倍体小麦杂种优势分子机制
染色体组多倍化在植物增强长势、适应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弥补杂交后代不育及固化"杂种优势"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