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重庆大学的研究者们揭示了皮肤附属物毛囊的关键机制

在进化史上,动物进化出了独特的特征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皮肤位于身体表面,产生明显而多样的附肢,包括毛囊、腺体以及对动物起重要作用的角质化结构。

2023-10-25

Nature子刊:潘秋卫团队构建皮肤类器官,探索猴痘病毒的感染和药物治疗

该研究建立了人类皮肤类器官作为研究猴痘病毒感染、绘制病毒-宿主相互作用和测试治疗药物的稳健实验模型。

2023-10-30

利什曼病感染严重程度与皮肤微生物组相关的宿主免疫特征有关

根据美国和巴西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皮肤微生物组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似乎会影响利什曼病感染个体的疾病严重程度并延迟愈合时间。这种疾病是由白蛉传播、原生动物寄生虫巴西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一种皮肤病。

2023-10-26

柳叶刀子刊:准确性堪比人类专家,人工智能可靠诊断皮肤

在场景A的诊断性研究中,7级人工智能算法的诊断准确性与专家相当,明显优于经验较少的医生。而ISIC人工智能算法的表现不如专家,但优于经验较少的医生。而在治疗决策方面,7级人工智能算法明显低于专家,但优

2023-10-26

Nat Microbiol:实验室培育的人类皮肤类器官有助揭示猴痘病毒感染之谜

皮肤类器官(skin organoids)为正在进行的抗击猴痘病毒(mpox virus)的药物研发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一种在实验室中研究猴痘病毒感染的新模型系统为了解这种病毒攻击皮肤细胞的机制提供

2023-10-24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皮肤类疾病1类新药申报获受理

第二款新药获得受理,再次彰显了易文赛在干细胞药物研发领域的实力。未来,易文赛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药物研发进程,以期为更多难治性疾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更多患者带来新希望,为推动细胞行业的发展做出

2023-10-11

皮肤伤口愈合的关键调控因子,可作为潜在治疗靶点

该研究证明了IRF7对成纤维细胞中CTSS的转录激活作用及其作为减轻纤维化的治疗靶点的潜力。然而,它们在伤口修复过程中与其他细胞和分子成分的相互作用,如炎症单核细胞,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2023-09-05

构建仿生膜化人工细胞方面获进展

液-液相分离形成的凝聚液滴因类细胞质的内部环境、选择性富集分子的性质和动态的组装能力,被广泛用作人工细胞(器)进行研究。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中广泛存在的无膜细胞器是液-液相分离形成的凝聚液滴。它的形成

2023-07-06

葡萄酒改善皮肤?但要选对!研究发现,这种葡萄酒改善皮肤弹性和保水

这项交叉研究表明,圆叶葡萄酒美容养颜,但要喝不含酒精的,每天饮用300mL的女性,显著改善皮肤状况,尤其是皮肤弹性和保水性。

2023-07-27

北师大团队最新成果:可完全生物降解和生物兼容的离子电子皮肤

北京师范大学刘楠教授领导的团队设计了一种完全可生物降解且生物相容性的离子电子皮肤,基于双网络天然聚电解质衍生物构建而成。该离子电子皮肤材料由羧基化壳聚糖(CCS)和磺基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SBMA)在

2023-08-29